1.
从小到大,不知吃过多少碗冷面了,
最早接触的时候是上小学,
偶尔一次中午没回家,
到学校附近妈妈认识的一位阿姨那里买了份冷面,
炎热的夏天,贪玩身上出满了汗,
第一口入嘴冰凉的酸甜感,记忆犹新。
后来常找理由去买,三块钱一份,比普通的主食要稀罕多了,
街边摊的、饭店的、背着担子吆喝的,都吃过。
那时候少见荞麦面,多是玉米面,
各家不一样,主要还是汤不同,
也奇怪了,不论是么口味,哪怕做的不好糖精味重的,
我也能乐呵呵的吃完,
看来吃货的等级还是太低啊。吃着吃着,妈妈就常在家里做了,
每次发挥不同,味道也不大一样,
汤汁调的比较简单,糖、醋、蒜,和香油香菜,
冰箱里镇一会,面熟了往里一放,就算结束。
整体来说,味道的口感要比外面的淡,
毕竟没有熬汤,也没有丰富的调料,
但醋之香甜、汤之可口、面之软糯,简直配合的天衣无缝,
花花世界,还是陪着自己长大并走进心里的那一味,最难得。
对了,常在家吃冷面还能解决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就是吃饱,外面的量那么少,
不像在家,总是要拿一大海碗来吃,吃光了再续上一些,
颇为完美。
2.
毕业后上班,认识了很多南方的朋友,
比咸豆腐脑更挠头的,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有冷面这种食物,
凉的面,还带汤,酸酸甜甜的,肉和水果都能泡在里面......
从冷面的起源来说,大抵能梳理一些,
我们常看见饭店打“朝鲜冷面”的招牌,
朝鲜,也是冷面的起源地。
过去,在朝鲜半岛北部,有大面积的荞麦产地,
玉米面也是人们餐桌的熟客,
加上朝鲜族爱吃泡菜,这用泡菜汤调和汤汁做成的冷面,
非常符合地域特色,便慢慢时兴起来。
在农历正月的初四,朝鲜族有在正午吃冷面的习俗,
吃下长长的冷面,寓意长命百岁,
因此冷面,也叫长寿面。
在中国,延吉冷面堪称朝鲜冷面中的正宗,
这里离朝鲜近,冷面随人口迁入和彼此交流就进来了。
延吉冷面的重点在于汤,以牛肉或鸡肉为原料,煮起来颇为复杂,
要大火过后中火慢炖,还不能留一点油花,
保证最后汤水清澈诱人,味道香而不腻。
里面的面,有荞麦的,也有玉米的,
煮的程度要求刚刚好,太硬嚼不动,太软又不劲道,
捞出用凉水冲透,再放进冰镇好的牛肉汤中,
辣白菜、黄瓜、鸡蛋、牛肉、辣椒等后续放入,
再加苹果或梨、或西瓜一种水果,
看上去,就散发着一股子清凉。
吃面前先喝上一口汤,感受舌尖和酸酸甜甜的碰撞,当真最美妙不过。
3.
食物的魅力,在于为人们增添了许多舌尖的享受,
而它们对生活的馈赠,也在于无论到哪里,都会入乡随俗,融入当地的文化。
就拿“鸡西冷面”来说吧,
其影响力从东北,辐射到全国,
有多少吃货就好这口,对其心心念念,频频称赞。
和延吉冷面主要的不同,做法和口感都有,
延吉冷面辣中带甜,而鸡西冷面偏重于咸和酸,
关于冷面的汤汁,也远没有牛肉熬汤那么复杂,
清汤代替,调和成酸甜可口的滋味,十分方便。
走在鸡西的街道上,视野范围内,就可以看见好几家冷面馆,
第一口咬下去,明显能感受到北方主食的风格,
其酸甜口感相较于开胃,更偏向饱腹,
芝麻粒飘散在汤中,粘连着每一口面入嘴,有清新自然之香。
我吃过延吉冷面,也吃过鸡西冷面,
有时候想,这似乎是不同文化的演绎,
朝鲜汤品丰富,冷面汤算是其中的一种,做法上有代代相传的某种习惯,
而东北人线条粗,以粗狂的手法借鉴,
形成既方便、又符合当地人喜爱的风味冷面,也是算是饮食文化的行为艺术。
比如,我从小吃到大的冷面里就很少见水果,
似乎有汤、有黄瓜、有面就足以了,
这非常符合东北的饮食风格。
提到鸡西冷面,不得不说一下鸡西的辣菜,
过去的冷面馆为了更好的招待顾客,
与朝鲜泡菜不同,各种各样有地域特色的辣菜走上餐桌,
如干豆腐、桔梗、豆腐泡、黄花鱼、海带丝等等。
在众多辣菜中,我最喜欢桔梗,
一条一条被浓厚的辣椒包裹着,色泽鲜透,
完全是可以承受的辣,咬下去透着一点甜味,
桔梗脆脆清爽,吃几口再舔舔落在嘴唇的酱汁,
幸福感指数迅速提升。
走向天南地北的鸡西人,无不以辣菜为家乡的骄傲,
离开家,行李包里装上几包塑封的,心里就格外踏实。
4.
在北京生活三年,冷面也吃了不少,
家里的冷面是烤肉店的标配,而北京烤肉店的却少有,
所以要不去韩餐店吃,要么点外卖,
要是再馋不够,就买那种塑封的自己来煮了。
虽然味道总不尽如人意,但只要不喝汤,
还是多少能满足思念之意的。
妈妈做的、学校旁的、各种烤肉店的、大学食堂的,
还有走到各地尝到的,
如今,只要能想起何时何地吃冷面这件事情,
我就能想起当时冷面的味道。
如汤里有冰无?酸甜适度否?
是吃的一根不剩,还是几口就撂下了筷,
都历历在目。
时而想想,若是三十年后,还能烤串若干,冷面一碗,
做个幸福的老太太,也是件快乐的事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