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2020年的年尾,紧接着11期听书稿训练营,弘丹老师居然又连着安排了12期听书稿训练营,作为老会员,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
说到为什么要参加,第一原因是因为自己还学得不够好;第二个原因是学习没有尽头,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第三个原因是弘丹老师的写作营,不光提供干货,还提供上稿的机会。因此,为了更好的今天,只有不断地努力精进。
说起来,从最初的零基础小白出发,跟着弘丹老师从春天走到冬天,又从冬到达另一个冬天,并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春天。
对于在冬天进入冬眠的动物来说,冬眠意味着修整;而对于还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习的人来说,比如我,那么冬天就是用努力积累力量的时刻。当积蓄的力量达到破土而出的时候,必将迎来人生的春天。
弘丹老师曾在讲课中提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英雄梦,会有自己的英雄之旅。在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境遇下,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英雄之旅。
何谓英雄之旅?英雄之旅意味着人生中一段刻骨铭心的旅程,意味着一场遭遇困境并战胜困境的升华之旅,也是启发之旅。
记得小时候跟随父亲的一次海上之旅,让我体验到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也体会到了勇者的精神——面对困境,除了勇敢面对,别无他途。
那是夏末秋初的时节,是江南台风频发的季节。随在外捕鱼的父亲,从定海回家的路上,经历了半个月的捕鱼生涯。我们并没有遇到《老人与海》那样的大鱼,也无需和大鱼搏斗,但是我们遭遇了另一场搏斗,与大自然的一场搏斗,我们遭遇了台风。
当收到台风警报的时候,我们离开家门口的码头还有半天的航程,因此,父亲决定立即返回家门口的港口。随着时间的推移,风浪越来越大,在原本离家还有两三个小时的海面上,我们的小船被大风浪上下颠簸着,犹如无根的浮萍,被风浪任性地玩弄着。那时,除了父亲和我,其余船员都已经晕船呕吐。父亲独自掌着舵,同时牢牢地把自己绑在位置上,又嘱咐人把我也绑在船舱里,唯恐一个不小心,被惯性甩出船外掉入大海,那很可能是有去无回的结局。
不过那时的我,还不知道害怕,因为对大海的无知。当时还想起来父亲讲过的一个真事,父亲有个忘年交朋友,是位舟山的老渔民,有一次随船经过一片漩涡区的洋面,正坐在船栏边的老渔民,因没注意,一不小心就被震出了船外,掉进了漩涡里。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的人,几乎没有生还的。当船上的人还处在哀恸中时,只见老人的头在不远处的海面上露了出来,惊喜不已的同班们赶紧过去将他拉了上来。劫后余生的老人,每每讲到这件事,都会无比自豪,又无比庆幸。
同样庆幸的是,我们也度过了难关,安然地返回港口,回到了自己家里。与老人一样,事后,每每想到这段经历,我都会特别自豪,同时又特别庆幸,其实还带着后怕。
然而在读过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以后,我的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败。”
回到参加听书稿写作训练营上,写听书稿最大的收获绝不仅仅是可能变现的收益;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地阅读,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是对阅读的一次再创作,属于个人的创作之旅,其中有挑战,也有阻碍困境,还有拨云见日后的喜悦,不亚于生命中的英雄之旅。
每一次的阅读,都可以是一次英雄之旅;每一次的阅读,都可以让今天变得更好;为了在生命里留下越来越多更好的今天,只需不断前行,不断努力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