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生物根据自己所经历的信息整合出来的代码检索和存储。“流变”则是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的形变和流动,两个不同领域的词汇,猛地看来真是一丁点的关系都没有。
今天我要说的,就是关于著名艺术家奚建军的记忆,一段无与伦比的艺术演变史,以及他在艺琅国际的最新实验展览——《流变的记忆》。
时至今日,奚建军可能都忘不了在北京黑桥的工作室里日夜辛劳绘做出的雕塑和装置的日子,那是他难以忘怀的青年时光,是坐在后海喝着罐装啤酒看月亮的美妙时刻。
奚建军对北京的记忆,止于从清华美院毕业的那一年。
1986年毕业,1987年便移居英国,在欧洲那个气候舒适的经济中心,绅士气息极重的西方艺术圈,奚建军却从不因为自己东方艺术家的身份而无休止的借鉴东方符号,也不用水墨或书法来表达艺术的地域感,他硬是用自己前卫的态度在西方艺术界闯出了一片天。
从清华美院毕业的奚建军,在创造的道路上特立独行。
初品艺术的他,大胆地尝试着一切能表达的手段,艺术所谓的真实的原生美感,赤裸暴露的充斥在他的行为艺术里。
他和好友蔡元漫步街头时也常会突发奇想地搞一些行为创作,就地取材、跨越次元,通过搞怪的风格来展示艺术的多样性。这种奇妙的充满趣味的艺术风格凸显着奚建军的自由的创作理念,他认为生动形象与暗讽是艺术最该回归的真性情。
大概全世界只有他们敢在正规的艺术展里,突然跳上崔西·艾米的床,然后对着杜尚的小便池尿尿。
图 4 蔡元和奚建军,"May Day西红柿酱与酱油之战”,行为, 伦敦特拉法加广场,2000
一次两次,十次二十次。
奚建军逐渐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其中不乏性暗示、伪血腥暴力、政治性宗教性的显著标识等,这些通常被我们回避的敏感词汇,反而成了奚建军讽刺社会的有力道具。
即使是随着年龄增长,奚建军并未完全褪掉一个年轻人该拥有的叛逆,但时间终归将这个“嚣张跋扈”的少年带往成熟。
在英国生活了近三十年的奚建军,带着二十年北京故乡的记忆奔行在两个地域上创造艺术时,开始思考一个新的议题——艺术的接收和改变。
“文化的差异不再是绝对的沟壑,如何反思和批判才是真正的议题。”
他也正运用打破常规,变革思想的方式,借助艺术展示的外力,打算让自己以及更多人感受到,艺术千变万化的未来。
在北京与伦敦之间来回跳跃,的奚建军已经将烙印在心的中国经验和跨国意识混合,连带的是脑子里记着的宗教信仰、地域文化。
现实里的奚建军,并未仅是一头扎入艺术而不闻窗外事,当其它艺术家沉迷在艺术境界里时,他所做的却是看看报纸,关注中英两个国家的国际大事。
在他眼里体制就是一个有待剖析的艺术品,社会通过群众而改变的方针政策,都映衬了局部和整体的作用,个人就是以观看的方式去进入体制内的,这是一种全新的“介入”思路。
仅在艺术生活上来说,奚建军更爱北京还是伦敦?这点我们不得而知。
但毫无疑问的,“故乡”和“他乡”这两个概念,都不可或缺的融入了奚建军的艺术生涯里。
如果一定要问他这个问题,他一定会回答,“那就让他们相互介入吧”。
用新的物件介入装置本身就是打破构造的合理办法之一,把原来未参与的艺术点融入作品当中,使其在美观的基础上迸发出新的奥妙,本就是奚建军擅长的手法之一。
这种手法用于现实层面上,就是将五彩颜色与黑白的对比,2D与3D的巧妙拼合,甚至通过角度倾斜暗示世界格局变化,把截然不同的宗教标示出现在同一个画框里,是大胆且前卫的狂想。
作品的结构从零出发,似乎忘掉不可一世的辉煌的历史,而他故乡虽在远方,却仍牵挂不已。
艺术的派别已经不再重要,好的作品之所以好,因为的是其深刻的含义。
如今回首往事,现在的奚建军和他的艺术,正经历着一个转型的过程,是从赤裸到内敛,从张扬到低调的过程。
原来,慢慢“流变”的不止奚建军的记忆,还有他的创作风格,也正在潜移默化的、一点一点的改变。
本文由艺厘米官方微信号提供,喜欢我们的小伙伴赶快拿起手机关注我们吧!不允许不喜欢。这里有最全的展览讯息,独家的创作故事,原创的设计品牌,精美的艺术衍生品,做一个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首先请跟着我
打开微信>通讯录>添加公众号>搜索artcmcn来关注我们的微信号艺厘米ArtCM
每篇文章看到文末点击阅读全文即可下载艺厘米app,或在app store和各大应用市场搜索“艺厘米”下载,更多资讯尽在艺厘米,让我们一起精致生活,共赴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