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1687——约1770),字恭寿,号瘿瓢子,清代著名画家。他的诗文、狂草书法、绘画被称三绝。他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较长,与郑板桥、李鱓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
黄慎祖籍福建宁化,出生于商人之家。14岁丧父,家道中落。因生活所迫,黄慎开始学习市场销路较好的写真画,售画以维持生计。可以说,他一开始是个职业画家。但他不满足于做一个普通画师,而是努力加强文学修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文人画家。他曾感慨地说到:'余自十四、五岁时便学画,而时时有鹘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
'余画之不工,以余不读书之故。'于是折节发愤,取毛诗、三礼、史汉、晋宋间文,杜韩五言诗及中晚唐诗,熟读精思膏以继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时推谢荣枯,历代制度、衣冠、礼器,细而致于夔、蛇、凤,调调刁刁,罔不穷厥形状,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应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心言画矣。
正是这种凝思苦想、废寝忘食、苦攻不辍的功夫修炼,黄慎才从一个小画工成长为一位"诗书画名大江南北"的名家。黄慎的友人郑板桥曾写诗赠他,说:"家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涯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外,更无真相有真魂。"
38岁的黄慎决意到扬州去卖画,开始参加市场竞争。他善于揣摩买画人的心思,多选寓意吉祥的题材并作相应题跋,俗中见雅,雅俗共赏,加上扬州画家大多不善于作人物画,故黄慎以一技之长,在扬州画坛独树一帜,并获利无数。立足之后,黄慎就把老母亲、妻儿都接到了扬州,并娶了美女为妾,日子越过越红火。
黄慎擅长人物画,尤其工于写真,笔致细腻,多取神仙故事和文人士大夫生活为题材。他的画颇受欢迎,据说“出游豫章,历吴越、维扬,人争客之”。为了进一步在文人画圈子中争得一席之地,黄慎渐渐摆脱了工笔画法的束缚,向着泼墨大写意方向发展,书法也变楷体为行书大草,后来更是将狂草笔法融入画中。因此,他的画更受欢迎了。
最终,黄慎得到了扬州文坛的承认,雍正十二年,王步青称赞黄慎:“山人既工画,又工诗,勤读书,书卷之气溢于行墨,故非世俗人。”王步青是清初著名儒学大家,江苏金坛白塔后村人,他性冲澹,以文名,操持选正,黜浮崇雅,位居京师仍屏迹一室,被学子视为楷模。
得到王步青的肯定,也就意味着黄慎不仅征服了扬州的平民和富人,也征服了那里的知识界。他出身贫寒,对平民富有同情心,常常画纤夫、渔民、樵夫、乞丐等下层百姓,如他的《群乞图》取材现实生活,描写灾荒年中,乞丐们流落街头,受人欺凌的悲惨画面,表现出他对人民疾苦的同情。
黄慎有时还作山水、花卉。他的花鸟画宗法徐渭,亦纵逸泼辣、挥洒自如,如《瓶梅图》、《菊蟹图》等。他的山水虽"不以山水名",但山水画有一定的造诣,大幅和小景都各尽其妙,潇洒有致,山水代表作有《渔归图》等。不过,黄慎在扬州的生活倒相当潇洒,其恣意、洒脱程度不亚于金农。
在扬州画家中,关于黄慎的逸闻趣事特别多。《听雨轩笔记》说他去友人家喝酒时,见其邻居豆腐店家女子很标致,然而当时口袋里的钱不够将其娶回家。黄慎便画了一张仙女图放在书画装裱店,有位盐商看中了这张画,想以重金买下,黄慎却坚决不同意。盐商便问黄慎想要什么来换这张画,黄慎说出了豆腐店之女的实情。于是,盐商“买腐肆之女易之”。
黄慎有一次去广州时,为别人画了一张铁拐李的画,一位菲律宾人(明清时成为“吕宋人”)见了这幅画赞叹不已,并说“如果在画上再添一只蝙蝠就更棒了”。黄慎说这不难,然而必须要蔷薇和枷楠香作为润笔费才行。菲律宾人欣然应允,黄慎便拿起笔、张开纸,马上另画一幅给他。菲律宾人一见大喜,拿了画,高高兴兴地离去了。
《听雨轩笔记》还说他“性嗜酒,求画者具良酿款之,举爵无算,纵谈古今,旁若无人,酒酣提笔挥洒,迅疾如风,画不择纸,惟丹碧则手自调之,不以假人也……自评其画凡三等,最得意者题一诗于上,次则识以岁月,再次只署瘿瓢二字”。
事实上,潇洒的黄慎跟金农一样,老年生活实为不易。黄慎扬州售画成功回乡,可是家乡贫困,几乎无人购画。他的家境也逐渐萧条,甚至弄到媳妇终年赤足、衣裤不整的地步。于是,年迈的黄慎不得不再次回到扬州卖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