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摘自原创书籍《初心部落,找回失落的家园!》第二部分:文明2.0--“勇敢者”游戏 (续前节)
第3节: 通道之王
一、宁静的小镇,热闹的桥:
1、渡船和艄公
有两个边远但宁静优美的小镇,一条不宽的小河静静的将两个小镇分隔开来。两个小镇里各有一个老集市,农贸或居家商品很多,集市每月逢5或逢0的日子就十分热闹。小镇之间由于有河分隔来往不便,好在几百年来一直都有十几条渡船和艄公,祖祖辈辈以此为生,忠诚的轮流值班往来接送村民。来回一趟大概花20分钟,一船大概可坐15人,大家都是统一价格每渡一人收费5角,十几年既没涨价也没降价。船客排队再长也是收费5角,就算只有一个客人渡河也得交费5角。几百年来村民们的日子就像小河流水一样平静而惬意,从未有人抱怨渡船太慢(他们也不知道什么能更快),更无人抱怨渡船费太贵。因为艄公的成本是多少,艄公的利润是多少,每个人都看在眼里清清楚楚的,从未听过有船客跟艄公讨价还价,也未见过艄公对船客坑蒙拐骗,坐地起价的,艄公永远把村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双方之间没有尔虞我诈,只剩下聊天和欢笑。
因为,在船客与艄公之间是信息高度对称、每周重复的合作渡河关系,这个渡口通道是一个高度自由、充分竞争、信息透明的共享空间,没有人能独占和垄断这个往来通道,船客与艄公之间是平等对称的。
2、荡漾的浮桥
后来镇里有点钱了,镇长征求村民意见要不要镇里出钱给大家修一座浮桥,镇里负责管理维护,所有成本都公开,而且不收过桥费。村民们肯定非常赞同,艄公们虽不乐意,但也知道这是大势所趋。于是一年后镇里花费100万元建好了浮桥,从此村民们能够便捷的通行、节省了时间,还不用交过路费,从实用实际的角度出发,一切都变得更加美好!只是艄公们生意变少了,一部分艄公改做渔民去了,河面上和两岸延续了几百年艄公的呼唤、发自渡船上的欢笑变少了。村民们节省下来的通勤时间,更多的用在了闲聊、打牌或者打游戏上了,以前花在渡船上欢笑的时间,现在改用在了家里。
到此时,这个渡口通道还是一个高度自由、信息透明的共享空间,没有人能独占或垄断,其作用还是连接原来的两个小镇的老集市。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三轮车、农用车增多,过浮桥就不安全、受限制了,汽车就根本过不了,镇里也没钱建新桥。
3、坚不可摧的公路桥
有一天,一个外地的投资人仔细的考察了两个小镇、老集市和浮桥周边地势后,对镇长说:我愿意投资1000万在浮桥附近建设一座钢筋水泥的公路桥,我虽拥有所有权,但是我愿意补贴过桥的村民,就是说不收村民的过桥费,一年以后可以通车,但我要公路桥两端那一百多亩荒地的长期免费经营使用权,用于商贸。镇长和周围的人一听高兴坏了,我们这是遇到活菩萨了啊。那一百来亩茅草地反正已经荒废了几十年无人问津,正好可以整修打理,说不定还能带来一些税收。在所有人的热情赞赏之中,合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签订下来。
一年后公路桥如期通行、荒地整修平整变成了绿油油的草皮花坛,村民们都可免费通行,大家奔走相告,比浮桥通车时还要高兴!于是人流、车流、物资流、参观流全都集中到了这座新的公路桥,花坛草坪上经常坐满了休闲的村民们。反正过桥免费,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这热闹地逛逛。那座浮桥自然受到冷落,也没人再花冤枉钱去维修保养,几年后由于太破旧几乎就不敢再通行了,渡船更加没人坐了,投资人的公路桥就成了两镇之间的唯一通道。
看起来好像跟浮桥时代没什么两样,而且村民通行更便捷了,还免费,一切看似都很美好。但是且慢,村民们看不到的背景是:两镇的核心通道已经演化为极少数私人所有,供需双方信息已经不可能对称,流量的潜在价值已经被牢牢的掌控在通道的投资人手中。老浮桥的通行自由、村民免费过桥权利原本是村民应得,而新公路桥免费过桥的则是投资人的“赐予”,而凡是赐予的东西往往要用更大业绩来交换的。所以,后面的故事情节就在村民们的想象之外了!
4、唯一的通道
两年后,投资人将桥两端的一百多亩绿化地建成了漂亮、舒适、具有山村文化特色的集贸市场、商业广场,除了农贸外还有餐饮、休闲、超市及儿童小型乐园,规划整齐干净。商家被两个镇之间过桥的大量人流量所吸引,不断进驻,第三年就将集贸市场店铺填满,最后一铺难求,甚至连派出所都搬迁过来维持秩序。村民们都到此处过桥、休闲、购物,假如你在过桥时就能解决所有需求问题,那么我何必再多花一个多小时来回跑到更远的地方去购物呢?到了第四年,延续了几百年的两个镇的老集市大多商家门庭冷落、凋敝关门了。
第四年还未完全过去,村民们就发现新集贸市场的商家们已经开始陆续涨价,商家们诉苦说年初房租水电就已经开始涨价啦,集市入口处的店主说我这铺面一个月的租金就是两万啊,还是去年竞标得到的,明年还要涨价。经过3年的磨合后,村民们已经习惯了聚集于此、通行于此、采购于此。再说,两镇之间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以通行了,快乐的艄公们早已不见、荡漾的浮桥已经腐烂,从新公路桥通过已是唯一的选择,老的集市又远、又残破,商家又少,因此在大桥通道附近购物已是村民最节约时间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就这样,仅仅才几年的时间,外地投资人通过“合法”的竞争,消灭了渡船、艄公、浮桥,先将自己的钢筋水泥桥演化为小镇的主流通道。借助这个通道不可撼动的人流霸主地位,进而又通过“合法”竞争、降维打击,凋敝了老集市几乎所有商家后,进而操控了整个小镇的主要商家,商家离开通道的人流量后就很难存活。投资人从垄断一个核心通道人流量开始,进而建立一个商业“大生态圈”,赚取垄断通道所衍生的暴利,而投资人本人只控制通道,却几乎不做任何买卖。
5、最终结果
还是那帮村民,每日还是那些田间劳动,新集贸市场的商品越来越琳琅满目,村民们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反而发现家里缺的东西也在变多(以前怎么没发现)。村民们只能付出更多的劳动,去赚了更多的钱,反而感觉钱越来越不够用,更多的钱却养活不了曾经的自己。而大部分商家也抱怨日子越来越苦,成本越来越高,钱越来越难赚,只能起早贪黑更加勤奋。
村民们终于看明白了,公路桥的投资商,最终靠通道的流量挤垮了老集市商家、浮桥、艄公,用自由竞争、合法合规的手段,自然而然的成为两镇之间无冕的“通道之王”,进而又成为控制两镇商业环境的主宰,最终成为“通道游戏”中最大的获利者。而其他人都成为“通道之王”的纳税进贡人,但村民还有关键一点没看到:通道的人流之中,不就是我们自己吗?
6、故事讲到这,引申出我们的思考
在底层游戏规则的设计中,对于大众数据、大众入口通道流量适合被私有和垄断吗?假如大众通道允许被私有及垄断,民众可选择权逐步丢失,那么若干年后发生什么?本书后面内容还会继续探讨。
垄断的通道之王将以类似收“通行税、交易税、使用费”等形式,构建了一个基于核心通道的“独立王国”及生态圈,王国有自己的“税务官”,“国王”成为众人仰慕的超人、投资的救世主,但他其实只是因为占有了所有“通行者”的共有资源而已。
(未完待续、每日更新,先连载后刊发,谢谢支持!原创艰辛,请尊重创作人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