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欢公司所在的这个小区,每天趁工作之闲下楼去散散步,是一大享受。
这是一个很大的小区,所以公共空间也足够宽敞。小区里遍植各种树木,道路两旁草坪连着草坪,满眼都是色彩,空气充满大自然的味道。昆明一年四季晴天比较多,特别是秋季,阳光永远免费提供、货源充足,小区四处阳光疏漏,树枝在秋风里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美丽的树叶洒向路人——那是情书的纸页在飞舞。在这样通透的天气里,没有什么比下楼去进行一场“华丽丽”的散步更让人感到幸福的。
最近几天去散步,我总爱看一下这个时候太阳在什么位置,某栋居民楼的哪个面可以照到阳光。因为上周末去看了一下我们未来的新家,在前前后后看了几次以后,这一次,我不得不承认,我当初极力主张选购的房子,有可能采光很不理想。未来的我们,只能在上午的时候到客厅与主卧晒会儿太阳,如果都在两个次卧呆着的话,就会一整天都看不见阳光。
我曾经以为,我可以在我现在住的这个房子——一个老旧小区靠主公路边的四楼、南北向两室一厅里住很久,久到也许是一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觉得还可以理解为如果对未来没有太多考虑,可能是因为对当下比较满意。2006年住进这个小房子,单身一个人,空间足够,家里装进什么东西或者要怎么布置,全听自己的意见,自主之下是一种难得的自由。重新买房是因为居住地的大环境后来越来越糟糕,曾经觉得只要小环境好,关上门就可以不管其他的我,在现实中却受到“其他”越来越多的侵扰。为了舒适的生活,特别是孩子的未来,我们买了房,决定一交房就赶快装修然后搬家。然而三年以后,我们又决定暂时还是住在老房子里,哪怕新家交房了,也不会马上搬走,因为孩子在附近的公立幼儿园入读了……
真是变来变去。
真实的生活,变幻莫测。
买房时的我,振振有词地跟余老师解说,我选的这套房子,太阳从早晒到晚,阳光绝对不是问题。最近两次看房,余老师委婉地提醒我,我们的“见光度”比较差。今天我终于想明白我为什么当时会以为“太阳从早晒到晚”了,因为我觉得太阳从东南方升起,就会到西北方落下,那么刚好它就围着我家绕了一圈。再仔细想想我当时的“地理知识”,我觉得自己很弱智,想着想着就会笑起来。
不过不久的未来还是要搬的,大多数老旧小区的环境太不如人意,再加上最近我们又发现,新家一条公路之隔的地方新建了一所公立小学。有了孩子之后,我们的生活像那年选房时的太阳一样,绕着孩子跑啊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