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焦躁不安,或许大家太容易感同身受了。仔细观察,身边便会“川”流不息,有些人甚至眉毛都快拧在一起了。“赋闲在家”的全职妈妈(现实是真的特么不是“整天啥事不干”就在家“岁月静好”“貌美如花”,而是真的忙到快飞起来了,飞起来了,飞起来了!)常常被喷“不用赚钱有啥可焦躁不安的,别动不动就闹情绪”(此处,一个大写加粗的冤啊!)。所幸,我不在此列,此时心里狠狠地感谢下娃他爸。
无止尽的家务,需要专心陪伴细心呵护的小娃,人情世故的维护,等等,哪一样都要耗费心力,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和精力逐渐衰落,我们慢慢注意力不集中,逻辑不清晰,身手不敏捷,越来越多地和大爷大妈为伍,穿梭于菜市场及学校之间,失去青春活力的同时,自身价值也不断贬值,沦为孩子口中“没用的中年妇女”和爱人口中无趣的黄脸婆,自信心和自控力丧失,失去方向感,自卑无助,然后开始担心明天和意外不知哪一个先降临,焦躁不安不可终日!
2014年的三八节,震惊全球的马航事件,有些爱人飞没了;刚刚过去的42岁中兴程序员之死;人到中年,经济支柱甚至是唯一来源的他生病倒下;某天突然知道他出轨的;相看两厌扯证分道扬镳的;等等,长期饭票突然就到期了。失踪了,死了,病了,此三种基本家里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的重担只能由几乎没啥竞争力的主妇挑起;被离婚的,主动结束的,虽不一定要承担所有的老人孩子,但一样荆棘丛生。就算夫妻和睦且身体健康,但老人越老孩子越大都是越需要钱,而支柱们在中年也更容易遇到职业瓶颈。消息传播太发达的今天,一有风吹草动主妇们就更加容易和频繁地兔死狐悲!
除了小概率的大事件外,导致主妇团焦躁不安的还有紧张的婆媳关系、育儿观念发生分歧的他、别人家的好孩子、亲戚新买的学区房、楼下或他公司新来的小姑娘等等可以主观屏蔽的恶念,还有对于年龄渐长的恐慌。
总之,也许于己无关却又无法置身事外,也许内心不够强大。心理专栏壹心理有篇译文为“十种你从没听说过的心理状态”把焦躁不安放在了首位。“这个词过去常常用来描述心理紊乱中的绝望,焦躁不安是悲伤的一般状态,包括心神不定,缺乏正能量,焦虑和恼怒。它和精神愉悦相反,但也和典型的悲伤不同,因为它经常包括一种跳动和某种愤怒。或许当你品尝来自巧克力、咖啡等浓烈的刺激物的时候你就已经体验过。或者你处在一个痛苦的处境、极端的烦恼或者绝望的时候会产生这种情绪。”
不管怎样,焦躁不安这颗埋在大多数主妇心中的地雷,还需最大限度扫除,那又该怎么破呢,反正不能引爆嘛!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是如果给一定量的稳定存款,相信能击退不少主妇的焦躁感,起码基本生活更随心所欲了嘛,所以不管先生工资卡有没有上交、财政大权归谁掌控,尽量让家庭保持定量存款、做好理财规划可以增加安全感,进而减少焦躁感。
现在代步工具多发达呀,以至于我们在路不需要一步一步走的同时竟也忘记了饭始终是要一口一口吃的。凡事更易急功近利,注重结果而非过程,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方面,往往以取得的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标准,一旦成绩与愿相违便焦躁不安,觉得心好累。焦躁不安时容易向身边的人释放负能量,所以,多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在学习路上教给孩子更好的学习方法及调整各自的心态,不仅利于亲子关系,也能缓解自己焦躁的情绪。
求而不得想必是最痛苦的了,所求不合理的话,常常出现理想太丰满现实又过于骨感。所谓强扭的瓜不甜,更何况还有可能扭不到瓜呢,所以设定目标要合理清晰,更要跟自己切实相关。即不是目标要求让孩子老人怎么样或者先生应当如何,而是自己做到什么状态;不是将自己的目标欲望强行扣在身边人头上,而是根据现实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当然,做目标的时候亦不必牺牲自己的全部只为家人着想,试想自己不开心家人怎么开心呢?
不管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中的哪一项,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必然是主妇们良好情绪的一大杀手。造成不和睦的家庭关系,好好说话有效沟通固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因素恐怕是观念分歧了。其实观念分歧不可怕,就算是我们自己都可能一人二心呢,即认为晴空万里美哉又喜小雨淅沥沥一样。西游记大家都看过,最特别的一集当属真假美猴王那集了,孙悟空与六耳猕猴二心归一后就像重生一样,通常情况下家庭主要矛盾的来源是认知的不同造成的,比如婆媳间新旧的育儿观念、夫妻间对待子女教育的态度等,往往没有善恶对错只有不同,所以在焦躁不安地处理家庭关系时可以尽量求同存异,会发现很多问题其实不是问题。
年纪不可逆地长了,身体健康的毛病却越来越多,身体不舒服,内心又怎么能开心得起来呢。相反,吃嘛嘛香,身体倍棒的人一般都充满正能量,所以,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心情也会平和很多,自然也就不那么容易焦躁不安了。哪怕每天抽一点点时间练会瑜伽、做几组拉伸,整个人的状态也会有所不同。
诚如修行,最难的是接纳自己。击败焦躁不安最难的是把心静下来沉下去,接受孤独,让自己每天至少有一小段的时间独处,好好审视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不过忙到要飞起来的主妇哪有时间呢,就算还在带学龄前小孩的我们,其实也可以找到那么几段,刷牙洗脸时、马桶上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娃睡着后世界就安静了,当然要谨记不能一有空就抓起手机刷圈子瞎聊天或者让电视收割了宝贵的时间及注意力,请把手机和电脑等会发声发亮的玩意儿统统关了。试试自己入定有多快,定力有多深吧。
除了晒太阳、深呼吸、放空脑袋、舒畅地洗个澡、呐喊大哭、吃好吃的、买买买、改变造型,甚至把家里家外彻底地清扫一遍等有效但短暂易复发的方法外,还有两个方法持续有效,不仅能对付焦躁不安等情绪问题,还能提升修养。
其一: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不止为了“腹有诗书气自华”,也不止为了“黄金屋、颜如玉”,更是可以在面对问题及新事物时有方法可寻,预见可能出现的后果,接受它,并朝着美好的方向努力。举个例子,核桃刚出生不到两个月,我就不得不面对自己需要马上独立带娃的现实,看着襁褓中那么小的婴孩,毫无经验的自己内心是慌乱的。除了基本的看护方法外,越来越大的宝宝需求也越来越多,我碰见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面对他的哭闹,多少次我都处在情绪崩溃的边缘。还好有比自己早七个月生产的姐姐,不仅从精神上安慰鼓励我,还给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我就靠着姐姐给吃的定心丸和“过来人的经验”,并坚持阅读,其中包括亲子育儿方面的及自身修养提升方面,甚至是经济学方面,最终我不仅知道了宝宝会有神奇的飞跃周,各种催奶大法等,更是让自己焦躁不安的情绪节节败退,于是乎,跟千万自己带娃的妈妈们一样,百炼成钢。
其二:喝茶!茶叶被奉为“国饮”,不仅因为它是健康之液,也是灵魂之饮,不同的茶叶除了可以改善不同体质的身体健康问题,更多的是喝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心态,缓解各种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使人静心宁神。泡杯茶,尤其是清新淡雅的茶,如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等,口感独特且清香扑鼻,并且耐泡。如果有可能就在家备套茶具,既方便待客更有利于安抚自己那颗焦躁不安的心。
当然,如果觉得自己的焦躁状态已经挺严重到无法自己调整,该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就寻求帮助,心理健康跟身体健康一样,就像感冒严重了得打针吃药,正常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