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老师曾经读过两所大学,第一所是宁波大学,他读法律系。两年后他从这里退学,回家复读,后考入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
姜老师因喜欢文字而转读中文系,但他在两所大学同样都表现出色,锋芒毕露。在宁大时他参加演讲赛、辩论赛,导演并主演话剧《风雨变电所》,此剧荣获宁大法学院文化节话剧小品大赛第一名,他个人被评为最佳男演员。到杭大后更是如鱼得水,在话剧《春暖花开》中饰演海子、在《暴风雨来临的傍晚》饰主角(坊间流传这是他的恩师黄岳杰专为他写的一部剧)、自编自导多幕剧《玉玲珑》、主演黄岳杰《西泠守望》(饰导演)。
有了这些经历垫底,姜老师的戏剧课就是实实在在的戏剧课,不是光说说的。
上课之初,他做的PPT上简单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戏剧,什么是悲剧,什么是喜剧。
接着就讲到演戏剧面临的基本问题:表情的控制。戏剧是现场性的,跟电影电视都不一样,戏剧挑战的东西更多,所以戏剧是最能体现演员功力的一种表演。
他让孩子们一个个上去体验表情的控制。表情控制看看是表面的功夫,其实全都是内心的功夫。上了台之后,任凭下面怎么起哄,都能不为所动,淡然置身事外,对于孩子来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四个孩子一个个上去,一个个都在台下的起哄下笑场,有的目光根本不敢看人,有的把嘴巴绷起来,有的东摇西晃。
姜老师说,这样都不行,他示范给孩子们看,并对孩子们说,你们可以上来逗我,只要不触摸到我的身体,怎么样都可以。于是两个男孩子围绕着他打转转,姜老师用眼光直视他们,但表情淡然;佳佳性格文气,坐着不动;牵牵扮了一只嗡嗡叫的蚊子由远及近去叮姜老师,姜老师还是一动不动。孩子们败下阵来。
然后姜老师就设计了几个场景让孩子们演:
第一个场景:你正在跟你的同学说话,老师悄悄站到了你同学的背后,你不说话,怎样用眼神告诉你的同学?
这个情节里,牵牵是这样表现的(因为很有生活经验):她站到台上,面对佳佳,眼睛先看了一下佳佳,然后眉毛一挑迅速向后看了一眼,嘴巴呶一下,眼睛再回来看一下佳佳。姜老师表扬牵牵做得很到位,因为这个表演的确要分解成三个动作才能表现完整:与同学对视,向后看是示意有人来,再与同学对视是看他有没有领会到。
第二个场景:外婆养的一只小狗不幸死了,外婆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外地的外孙。
这个情节里,张凯瑞同学是这么表演的:外婆刚刚起床,伸伸腰,打了个哈欠,自言自语:我要去看看我的小狗了。原地转了几圈(表示从卧室走到狗窝),走到狗窝旁,先摸了摸小狗,一摸不动,再摸,大惊失色,抱起痛哭。又在原地打转,想起小外孙最喜欢小狗,要写信告诉。走到桌子边,写信,写完后,走到另一侧寄信,寄信的这段很精彩:欲寄又不忍心,几次三番,方才把信投入邮箱。戏演完后,姜老师和我都情不自禁鼓掌。须知姜老师事前并没有说戏,这完全是他即兴表演,而且是一气呵成的。反应能力发挥能力和细节处理能力都极佳。
姜老师也给几位同学小小地表演了一下:演一个人捡到一枚硬币。
一个人正在往前走,突然看到前面有个硬币,他有点不相信,赶紧凑前看看,果然是,于是欣喜,既而担心,迅速向四周一看,没人。他再慢慢趋前,用脚踩到那枚硬币,再往周围一看;然后脚慢慢抬起一点、抬起一点,从抬起的脚底下捡出这枚硬币,放到上衣口袋里,再往周围一看,放下心来。脸色复原。
姜老师表情动作娴熟自然到位,极难复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赘述于此,只为补海燕之憾。海燕那天不在,没能看到儿子现场演出,呵呵。
兔子声明:这是旧作,写于2012年6月2日。现在还没回家,回到家可能要10点了,来不及写。旧文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