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以48位历史人物和现代任务作为研究对象。这48位研究样本在马斯洛看来都是一群优秀的,自我实现的人。如果想知道人性能达到多大的高度,那就去研究那些杰出的,达到了人性高处的人。这给我的一个启示是:如果你想实现什么,就去观察和研究你想实现领域的杰出,的优秀的人物或方法论。

马斯洛提出人类的需求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个需要对于人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每个人首先要生存下去。所以我们必须保证和满足我们生存的基本需要。在这些需求层次中,越是底层的越是必不可少。很多人一生都在为生存挣扎,为食物,为住所所挣扎。

其实我们都清楚,需求分基本生理需求和人为制造的需求。人只有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之后才可以谈得上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我发现其实我们现在很大一部分人是陷在认为制造的需求中无法自拔,且越陷越深,有些需求并非维系我们生存之根本,他们只是制造出来的一种称之为假象的东西。一个人要唯一生存,其实所需的并不很多,基本的事物就可以满足。但是看看我们制造出来的哪些需求,比如什么高档餐厅,高档酒店以及各种奢侈品等,很多人倾尽全力就是为了获取这些东西。

但反过来思考,这些东西的存在必然有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只是当我们在追逐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们需要谨慎的思考,我们为什么需要它?是虚荣?是价值收藏?还是体验感?这之间我认为最不应该的就是为了虚荣。因为如果单纯为了虚荣,当我们在真正获取之后的短暂时间内,这种虚荣就将消失殆尽,而且,这种虚荣会反噬我们,只会短暂的带来快感,当快感显示之后紧接着的并是那种无力和无趣感,空虚感。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们不能脱离基本需求层次去谈更高层次需求,所以任何时候一定要首先谋取和发展维持生存的技能和资源。

其次是分清楚那些事基本生存需求,哪些是人为制造的需求。我们应该极力避免自己被消费所鼓吹,成为买买买的奴隶而非主人,我们对于一个东西的需求是出于必需。让所拥之物的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和呈现。

最后就是自我实现。这是作为高级动物的特权。每一个人在其一生中,在满足基本生存之后应该追求的就是自我实现而非外在的世俗之物,并不是说这些东西不重要,换句话说这些东西只是达成自我实现的手段而非目的。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是一生所求,这也是人为人的终极目标。

到底什么是自我实现,简单的说就是成为你自己,就好比一个诗人必须写诗,作家必须写作。我们需要不断的去探索,探索什么?去挖掘内心被埋藏或压力的那部分潜能。怎么探索?保持敏锐度,知道自己在什么情况或领域最具创造力。

人只能去探索,在探索中触摸自己的边界,然后在挑战和技能的关系中寻求一个点去拓展自己的边界。

通常自我实现的人具有准确的感觉、自发性、超然、独立,高峰体验、幽默感和创造性。

人的发展一定是要释放,是舒展而不是束缚和压缩。伸展和释放才可以保持生命力,让人保持一种机灵或者灵活性弹性,获得一种全新的能量。

准确的感觉怎么获取?保持真诚,对人事物真诚,开放性而非防御或攻击性。深刻的洞察力。为什么是这样?背后什么原因目的?不断的追问为什么?本源是什么?

自发性,自发性就是流畅感,首先需要大量的重复建议和训练,在技能和挑战达到完美的状态。

……

后来我发现所有事物的连接点或关键点就在于为什么?背后的深层次的东西是什么。追本溯源的习惯是打开和了解万物的法宝。

实验心态,这样即可以有新鲜感,也是一个很好的驱动力。为什么?怎么做?要实现什么。

做任何事情都把它看成一场游戏,为对方带来什么乐趣,提供了什么价值和意义。我们完全可以去参与任何一场游戏,却不需要在乎任何一场游戏。全部目的仅仅是为了在每一个舞台上跳出自己最美的舞蹈,最重要的,是你的舞蹈,而不是那个舞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抑郁 你伤心 你哭泣 你说你好不开心 因为她和其他人在一起 而和你在一起的时间变短了 没有时间说悄悄话 玩你们直...
    乾图阅读 207评论 0 0
  • 摘自《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纳塔莉·戈德堡 著 尾声:归于平静 现在,亲爱的读者,忘记我们在那个十二月早...
    那一抹光亮阅读 179评论 0 1
  • 盒子模型简述 W3C组织建议把所有网页上的对象都放在一个盒子(box)中,就是所说的盒子模型,CSS盒模型本质上是...
    樱桃小丸子儿阅读 16,708评论 3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