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望向窗外熙熙攘攘的车流,一下子有种脱离现实的既视感。于是,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向哪里去?在脑子中不停的打转。
读《在人生拐角处》一书,就有这种感觉。特别喜欢这本书的封面。午夜时分,路的拐角处点亮一盏灯,我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行呢?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是道奢侈的人生大考。
《在人生拐角处》一书有着不同人生的故事。在故事中,我们会找到自己的困惑,以第三视角的状态去读自己的故事,是种很有意思的体验。
工作中的得与失
如果不考虑薪资和面子,你最想从事的工作是什么?这个问题抛开了一切外在的现实,直至我们的内心。你的回答是你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
回到现实,工作中有成就也会有失落。很多时候,我们因为工作中的一些困惑纠缠不清,找不到突破口,耗尽了心力。如果你还没有和这份工作Say Byebye,还在处于矛盾纠结中,恰恰说明这份工作有其价值,那就换个视角看一看,“这份工作,最让你感觉开心或兴奋的部分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平凡的换工作?为了更多的薪资?为了更大的平台?为了自我实现……
如果一份工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该怎么办呢?
有的人通过向外探索满足工作内的需求;也有的人,工作中缺失的需求还是需要在工作中进行探索。
当职业进入平台期的时候,我们需要新的方式来突破。转换新的岗位、探索新的行业,发展新的兴趣爱好……总有一款适合你,但前提是你知道自己的需求是什么。
在开辟“新”的方式中,难免有“失败”。有的人,面对失败一蹶不振,否定自我,陷入到了“我不行”“我什么都做不好”的情绪中。想想那些伟大的科学家、各领域的开拓者或是艰辛的创业者,他们会怎么面对“失败”呢?
你是怎么看待这次尝试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在陌生领域里,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可能,但我们要看到的不是结果的失败,而是尝试的成功。
人生大幕拉开,你看到的台上闪亮亮的自己,还是台下黑压压的一片。
深耕细作,我很喜欢这个词。原意指在栽袭种种子的时候,需要深深的挖土,耕地,以使种子能深卧在土壤力,有更充分的养分。更要精心培育,细致地对待他们。
工作中的“深耕细作”,是指即便在同一个职位上,也要注意创造提升能力的机会,不要让自己只是流水线上的一环。
一份工作,你是“深耕细作”还是“当一天和尚 敲一天钟”?
深耕细作要找到两点:
一、充分授权,把自己已经熟悉的工作内容尽量授权给他人,给自己留出空间。抓住自己想提升的能力重点突破。二、树立更高的工作标准。给自己空出时间,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更多琢磨工作上的创新和发展,把看似平淡的工作做得更加精彩,甚至有趣。
看见 看见自己的力量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类的最高智慧。之前觉得,“认识自己”有这么难嘛?近几年,才真正发现,我们一生做的一件事就是“认识自己”。很多时候,我们的内心在打架,现实和内心 两个自己互相高喊着自己的需求,我们不知道该听哪一个,该如何做。
面对不知所措的时候,拿出一张纸,一分为二,一边写下内心的需求,一边写下自我的应对。慢慢的让内心和现实在纸面上呈现,一下子你会看到自己。
如何才能快乐?
快乐=能力-期待
要么提高能力,要么放下期待。
你选择哪个?
是什么让我们在纠结,不快乐?
是我们想要的太多。
我们在意外界的评价、执着着固有的观念,瞻前怕后、小心翼翼,换来的却是自己的不开心。
我们干嘛活得这么累!?
扔掉自己的情绪、抛掉别人的看法、不顾及暂时的限制,你在做内心认可的事情吗?
你正在人生拐角处吗?
你的拐角处有灯光吗?
读赵昂老师的《在人生拐角处》借由别人的故事,给自己点亮一盏心灯,或许问题不再是问题,或许困惑有了答案。
读一本书
画几幅画
人生拐角
心灯常明
郑郑日上——Abby郑
我是生涯故事的陪伴者,“不急不缓”只为了陪来询者走一程,做一个“生涯故事的中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