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读书
妈妈们,今天咱们来一起学习《自驱性成长》的第14章: 替代路线。
这是本书的最后一章了。在咱们共同的坚持下,这个月,我们又一起读了一本书。相信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明天,我再带着大家总结一下这本书。
其实这一章通俗的讲就是,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360行行行出状元,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且学习好,并不代表以后事业能成功或者生活就过得很幸福。
我们总是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憧憬,期待他们能够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到竞争激烈的全球经济体系中,并取得成功、胜利归来。
我们也深爱着他们,衷心希望他们能够开心、快乐,永远过着好日子。
诚然这些愿景都很有意义,但现在实现这些愿景时,我们中许多家长被一些错误的观点误导了。
错误观点1:通往成功的途径是一座独木桥,而孩子万万不能被别人挤下来。
错误观点2:如果你想拥有好生活,在学校里就得拥有上佳表现。
我们都知道,在学校里有赢家就有输家,而且往往输家比赢家多,因为第一永远只有一个。
这种错误观念的恶果是,太多的孩子不是被逼的太过急躁,就是自己破罐子破摔,放弃了所有能尝试的机会。
错误观念3:催得越紧,逼得越狠,我们的孩子就越能够成功,长大后就越有出息。
错误观点4:今天的世界比以往要凶险的多。家长必须一直紧紧紧盯着孩子,才能确保他们不被伤害,也不至于让孩子闯祸。
其实,我们真的没法控制自己的孩子,而且我们也不应该控制他们,我们为人父母,要教导孩子独立思考、身体力行,这样他们才能拥有在校园里乃至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决断力。
而且,我们要想方设法的帮助孩子们找到自己挚爱的事物,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而不是逼着孩子们做他们不想做的事。
第280页中间部分
我们的孩子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如果他们不是拔尖的好学生,他们就会成为窝囊废,然后在50岁的时候还要在麦当劳打工。
真实的情况其实是这样的:我们成功是因为在某一样我们既好接受又愿意投身于其中的事物上足够努力。
我们需要这样告诉我们的孩子:成功的学生所需要的技能,其实在很多方面与那些能够带你获得成功事业和美好生活的技能有着很大的不同。
不过别扭曲我们的意思:做一个好学生并在名校拿到学位显然有其好处,但的确还存在其他人生道路,一旦我们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一条路上,就会让很多孩子感到遭受了冷落。
第282页
多样性的美德
提到了霍华德的多元智能理论。这个原来我分享过,我把分享的内容找出来发给大家。
第285页到第291页,举了一些真实的例子,比如比尔、罗宾、布莱恩、彼得、本、拉克兰、美乐蒂等
看这些人的例子,真的都不是按常规路线出牌,真的觉得是:条条大路通罗马,上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没有文凭也不意味着自己不能拥有美好的生活。而找到自己的激情所在,自己的天赋,自己的热爱,比什么都重要!
第294页
你可以帮孩子保持控制感,指导他(你要做一个孜孜不倦的顾问),投身一种令人满意的生活的最好方法,就是教他自问如下两个问题:我真正喜欢做什么,我能比大多数人做得更好吗?就这么简单。
今晚怎么做?
最后一条:鼓励你的孩子去找一个人生导师,这个人有他自由他们所钦佩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和指导他们。孩子往往更愿意接受父母之外的大人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