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周的团体心理课上有个成员说了她的苦恼,她不知道怎么跟女儿相处,很痛苦。暂且叫她L吧,L跟我们讲了一个事例,上周,她去女儿上学的城市看她,顺便带着她在同城的朋友家吃了饭。用餐期间,女儿谈及她最近以面包、零食充饥。L听到后有些担心。那天她们在朋友家吃了海鲜,饭后,女儿说她的胃有点不舒服,L顺口说了句,你经常以面包什么的充饥胃都吃坏了,以后不要这样吃了。结果,女儿就因为妈妈这样一句话,甩门而去,走之前跟她妈妈说,你不让我吃我就不吃好了,我饿自己三天。此后的每一天饭点,女儿都会准时给她妈妈打电话,告诉她妈妈,现在是饭点了,但是我不吃,我饿自己。天天如此,L每每接到女儿的电话都痛苦万分,告诉女儿不可以这样,得吃东西。可女儿根本不听,还是每到饭点都准时打电话给她妈妈汇报自己挨饿的状况。
女儿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了她妈妈,并且用这种方式控制了她妈妈。而她妈妈面对女儿这样的惩罚,束手无策,自己在痛苦中煎熬。
L说她总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所以尽可能得都会帮女儿考虑到安排好。可我分明从L的话语中听出了控制,什么都在她的掌控中她才放心。所以当女儿终于有一天离开妈妈,可以不那么太受控制的时候,她舒展了,当再次听到妈妈稍有控制的话语时她便暴发了,并用伤害自己的方式惩罚妈妈,告诉妈妈我要让你知道,你现在控制不到我了。
如果L能明白,女儿是个独立的人,不管在妈妈眼里完美不完美,她都有自己选择想要过的生活的权力。所以,以面包充饥是女儿的事,饿肚子也是女儿的事,想明白了这点,也就能从痛苦中解脱了。
2.
T的儿子活泼可爱,唯一让T耿耿于怀的是儿子额头左侧有一块色斑,每次看到儿子,T都觉得那块色班特别扎眼。于是,儿子很小的时候T就带着他全国各地到处求医,想治好那块色斑,至少想知道那块色斑到底是什么。原本儿子是不在意自己脸上的那块斑的,但是看到妈妈如此紧张,他也会问,妈妈,小朋友会因为我的斑不喜欢我吗?儿子一问,T便越发焦虑,觉得那块班对儿子的影响太大了。我问T,除了她自己看着不舒服,孩子有因为斑而有其它不适吗?T说并没有。T过不了的是自己那关,妈妈不刻意关注那个斑,孩子也不会刻意去关注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我有个女同学,左边半边脸都是青色的胎记,第一次见到她确实会替她有一些些担心,但人家完全不在乎啊,灿烂的笑容常挂脸上,相处久了谁还会去关注她的胎记,我们喜欢的是她开朗的性格。工作后,她去做了医美,再见到她的时候,一点都看不出脸上曾经有过那么大一块胎记。
其实,不管是事事想帮女儿安排好的L,还是看不得儿子额头色斑的T,都不是妈妈不接受不完美的孩子,而是妈妈不接受不完美的自己。我怎么可能生出不优秀的孩子呢?我的孩子怎么能有缺陷呢?我必须得让我的孩子生活在幸福中。于是,控制、干涉、焦虑都由此产生,并且通过言行传给了孩子。所以L的孩子会用类似的方法控制妈妈,T的孩子也慢慢陷入焦虑中。没有人是完美的,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不能成为完美妈妈的现实,做到这一点便能坦然接受孩子的不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