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有点飘,有的只是思考与琢磨。)
1.
成甲曾经说过:“方法本身也是基于价值观的”。
在这个时代,你恐慌吗?知识那么多,相比起来,自己拥有的资源是那么的少。我可以立足于这个社会吗?
我曾经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我曾经有些焦虑,总在想,怎么办。
但现在,我不担心了。
就讲讲为什么不担心这个点。
我不是骄傲,只是相信自己。
我最开始的时候,关注的领域比较多,有教育、英语、出版、人力资源等等。对我而言,这些都是好玩的领域。但是,资料混杂,我不断去了解,不断发现自身所欠缺的东西。最开始,不担心的,但是当我发现自己欠缺的东西多了之后,我有点慌了。
然后,去寻求帮助。
经过推荐,我暑假去出版社实习了一下。
最大的收获是,社会和学校会有差别,但不会有太本质的差别。如果你是热爱学习的,你总会找到机会的。一旦开始相信自己愿意学习,并且有能力去学习,那么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认识到了这点,我开始慢慢安静下来。
但是,更让我沉下心来的,是我自己对于这个点的思考。
2.
我开始去汇总最近看的书籍的收获,意识到,很多书看似不一样,其实本质上都在讲那么几个点,如果我找到了几个核心点,那这个领域基本就不吓人了。
在学习方法论上,也是如此。也许你瞧不起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我意识到了这一个点,现在看书也不再追求数量了。
看的多是你的本事,但是看完之后能不能用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曾经陷入一个只有输入没有转化内化的闭塞圈子里,这让我开始怀疑读书,怀疑人生。
终究,还是走出来了。走出来的我,更加意识到了世界的美好。
这个世界上是有很多条路的。并没有谁有资格去评判对错,你自己选,只要你愿意承担后果。
除此之外,我终于明白,如果那些知识本身并不与我发生联系。那么本质上,我们就不曾相遇。我不是在谈“有用”“无用”之书,只是尝试去剖析“我想要的是什么”“我阅读的内在动力是什么”“我学习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如果不去问自己,你听到的所有答案,都只是一个说法,一个资料,并不是自己的答案。
我本想表达的是,这个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很多,期待也很高,我们需要很努力才能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但这不是让我们“快”的理由。
3.
所有的“快”,都是爆发那个瞬间的席卷之势,但是本质上,其背后都是“慢”。慢到什么程度呢?十年只深挖与专研一个领域。
无论是什么,做人也好,做事也好,根基稳了,才有资格无畏的向上无限延伸。
不要恐慌,找到核心点,相信自己有能力基于这个点开始网状思考与学习。认识你自己,找到兴趣点,愿意挖下去,不要担心,因为在生命终点回望的时候,人生是公平。
我愿意慢慢的找,慢慢的挖,不一定期待有“快”的瞬间,只期待我愿意不断回望我的故事,而不是羞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