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乘着促销的机会以37.7元的“低价”购入了袁珂先生的《中国古代神话》和《山海经译注》两本套装书。说起这套书,我可是把它放在购物车有些时间了,就等着什么时候搞促销活动就一举拿下了。
原本买回来是准备自己看的,没想到女儿一看到《中国古代神话》一书,就抢着把书“据为己有”了,仅仅用了一个双休日就基本全部看完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她翻翻就会放弃阅读,因为这本名为《神话》的书,其实更多是夹叙夹议地讲述神话产生的历史背景。但作者确实写得很有水平,女儿凭借着之前阅读过的儿童版中国神话的基础,很快就沉浸在了作者笔下。边看还边和我讨论起了中国神话和中国历史的内容。
中国古代神话的故事历史背景相对比较集中,一是在上古时期,即夏商周之前,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等等;二是在商周更替之际,代表为姜太公封神,365位正神直接为以后的神话奠定了人物基础,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郎神杨戬不但是封神之战的主角,以后还频繁出现在各类神话作品中。在此之后,中国神话基本就不再大规模造神。《中国古代神话》一书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上古时期。
由此,女儿也频繁地询问关于上古时期的历史,其中就提到了“三皇五帝”的历史。
关于“三皇五帝”,这本身就是一个传说,根据不同的记载,对组成这个“班子”的人员认定都比较成问题,比如“三皇”,据传就有七种提法,其中包括天皇、地皇、人皇、泰皇、伏羲、神农、燧人、女娲、祝融、共工、黄帝等候选人。至于“五帝”,也是说法不一,从历史角度来看,首选应该是“黄帝、颛顼、喾、尧、舜”,毕竟这是《史记》开篇所记,而且《史记》是二十四正史之首,历来被尊为“信史”。
于是,女儿问我,那《史记》记的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是啊,《史记》所记载的内容是不是就是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呢?不好说。《史记》无论在史学还是文学上的地位都很高,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以刑余之身坚持完成《史记》的精神品质也值得尊敬。那么《史记》真就真实可信了吗?
我问女儿,你记得清3年前的事情或者自己说过的话吗?女儿摇头表示记不清了。那你知道3000年前的事情,也就是差不多公元前1000年左右的事情吗?那个时候,周王朝即将经历“周召共和”,中国历史开始有正式纪元的时期了。但到今天,我们除了一些比较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外,对还发生过什么事情根本就不知道了。
我对女儿说,那个时候可没有微信、朋友圈,每一个人连吃个饭、散个步、买个东西都可以晒到网上。现在微信朋友圈的东西,放在过去叫什么,你知道吗?我问女儿,她表示不知。我说差不多就相当于皇帝的《实录》了,所谓《实录》就是记录皇帝每一天在干什么的材料,这一点今天的朋友圈发挥的就是这个作用。以后,我们的后代要研究我们,很简单,打开每个人的微信朋友圈,就可以对每一个人的历史进行细致地研究。但在3000年前,不要说微信朋友圈了,就连正式的文字记录也未必能保存下来。
于是,这里有个情况,司马迁在写《史记·五帝本纪》的时候,要么找之前遗留下来的文献,可是在那个只有甲骨文的时代怎么会有关于五帝的历史记录呢?那就只有靠口口相传了,而口口相传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以讹传讹”,这在游戏“拷贝不走样”中已经反复被证明过了。
可以这么认定,司马迁在写《史记》尤其是像《五帝本纪》的时候,靠的主要是口口相传的历史资料,其中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有多少,可能只有司马迁自己知道了。
因此,从“五帝”和《五帝本纪》来看《史记》,《史记》可能记录的就是神话时代、口口相传下来的文字材料了,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学著作,倒不如说是一部文学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