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道不同,则不相为谋。”人与人相交,往往从欣赏一个人开始: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合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契合三观,虽然平平无奇,但同频共振。偏偏社会之大,无奇不有,有些人凭借自己的“才华”,做事锋芒毕露,张扬炫耀。
第一,自以为是,狂妄自大不懂谦逊
出自《孟子》中的一句话:“将军不敢骑白马,亡人不敢夜揭烛。”这话告诉我们,不要过于引人注目,否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何时开始,我们总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自以为是的人:出过几次国,就以为自己见过大世面;看了几本书,就开始对别人指手画脚;买了奢侈品,就看不起身边的一切事物。
看过一则故事:
宋代诗人苏轼,常和他的好友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悟道。
有一天他们约定盘踞静坐,互看对方是什么样子。
苏轼先开口说:“大师啊,我看你像一坨屎。”
佛印说:“苏学士,我看您俨然是一尊佛。”
听完这话,苏东坡开始洋洋得意,回去到处炫耀。
苏小妹听了摇摇头说:“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就是一坨屎。”
为人处世最好的心态莫过于: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估别人。自以为是的人,下场往往都很惨。
赵括,读了几本兵书,自以为打仗天下第一,结果上了战场,只能饮恨沙场;
杨修,自恃学识深厚,管不住自己的嘴巴,胡乱上谏进言,平白丢了性命;
马谡,对任何人都不屑一顾,总是高高在上,最终丢失街亭,逼得诸葛亮挥泪斩将。
人啊 ,要看清自己的位置,即使有才华,也要懂得隐藏,收敛光芒。锋芒毕露的人,往往被人当成靶心,势必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
第二,恃才傲物是做人之大忌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凡事争强好胜,容易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心里产生不平衡,不甘心。
《三国演义》中的祢衡是一个恃才傲物的典型。少年时期表现出过人的财力,记忆力非常好,过目不忘,擅写文章,长于辩论。但是他的坏脾气似乎也是天生的,急躁、傲慢,动不动就开口骂人,因而得罪了不少人。这么一个人物,又生活在天下动乱、军阀割据的东汉末年,导致他落得惨死的下场。
古人处世,讲究韬光养晦,而以恃才傲物为大忌。“才宜显不宜隐,才可恃而不可傲”,取长补短,虚己下人,才可以在有限的人生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三,逞能好强,有才华,却沦落为“穷人”
古往今来,世界上都不缺有才华之人,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最后却落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很多,而那些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够大富大贵。你说:“老子运气不如他们而已!”运气?这是你推脱的一个借口罢了。
潘杰重点大学毕业,进了一家广告公司工作。潘杰工作能力很强,说风就是风,说雨就是雨,不但人有活力,工作还有创意。每次完成一个策划方案,老板都对他拍手叫绝。然而,就这样一个得力能干的助手,却在公司呆不下去了。年底评分,得到老板的好评,全公司同事的差评。
因为在他眼里,公司其他人所有的方案都是思想落伍、人更是无能之辈。和他坐在一起讨论方案的时候,他总是以尖刻锐利的目光去否定嘲笑别人的方案,,整天摆出一副洋洋得意、高高在上的模样,公司所有人都对他产生了排斥与反感,渐渐的就不愿意搭理他。在这种尴尬的氛围中,潘杰自己就无法呆下去,只好辞职。
俗话说:“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自己有没本事,本事有多大,别人都看得见,心里有数,不用自吹,更不用狂妄。过于傲气逼人,自命不凡,则会被人排斥。
做人要讲究低调,低调是人间清醒,有阅尽沧桑的悟见,更有包容与豁达的心态。真正低调的人,有才华但不争强好胜,有不争而胜的气势;他们不强出头,但有无欲则刚的力量;看似安于蛰伏,实则是暂时隐忍以图进取。余生,做个低调有才华的人,方能保护自己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