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龙应台的《目送》里有这样一段话: "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
其实啊,那些长大了的孩子,终会转身往回跑的。因为他终会知道有人在身后等着他,终会知道人生最大的福气,是家里母亲的饭菜永远热气腾腾,父亲的鼾声永远安稳平静。
我从初中开始住校,一直觉得自己不恋家。读书越走越远,从县城到市区;从市区到不同城区;从北到南;从充满乡音到周围满是陌生面孔……现在工作,我去了很多喜欢的城市,有许多朋友,看过许多风景。但唯独忘却,父母只有我。
02.
在外旅游一圈儿,腊月29才到家。这是第一次回家这么晚,我还以为我妈要骂我。没想到我妈在厨房忙活,见我回来笑盈盈地迎上来说“宝贝回来了呀,累了吧,快把行李放下,我们就等你回来吃团年饭呢,除夕就去奶奶家吃,以后我们家就提前一天团年。”那一刻,我鼻子一酸,觉得自己挺任性的,也真的感觉我们对父母的爱远比上父母对子女的爱。
在家就待了6天,也不舍得让我做啥,被宠成了小公主。每天睡到自然醒,妈妈会上楼叫我起床还会摸摸我的小脸蛋儿说宝贝儿起来洗漱;妈妈在旁边的时候,会撒娇的赖在妈妈腿上,妈妈会拍拍我的头,像小时候一样温柔。
买了所有我爱吃菜我爱吃的水果我爱吃的零食;年初一起来给我煮饺子;炒我爱吃的酸菜肉丝豆皮;给我熬红枣银耳汤;从丰收的季节给我留到冬天的粗粮汤(土家才有的)还记得我爱喝汤不爱吃团儿,一口气喝了三大碗;一起睡觉,有说不完的话,我们聊工作聊感情聊未来,妈妈说未来已来,我们会越过越好。
她是那种非常孝顺的人,对爷爷奶奶特别特别好;她也是那种十分乐观积极的人,像一个女超人,不会被任何困难打败;有许多生活里的智慧,让我佩服与欢喜。
多幸运有这样的妈妈,我很富足。二十多年,她教会我勇气与善良,温暖与通透,让我独自行走人世间,也不会怯懦。
因为我知道,无论走多远,妈妈的怀抱永远是我温暖的港湾。
03.
我初五早上六点的车,想着从家夜里出发太赶时间了,就初四下午去火车站订了酒店,也从家里出发了。我妈给我收拾行李的时候说“就回来几天就要走了,以后啊早点儿回来。”我赶紧别过脸去,怕我妈看到我擦眼泪。妈妈还怕我一个人去住太无聊,硬是要我妹陪着我一起,说是这样就不会太无聊。我知道,她只是换个方式想让我妹多陪我会儿,不舍得我罢了。
我走的时候我妈送我走了段路,还是掉眼泪了。一直叮嘱我要照顾好自己,做事情不要太较真,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都二十多岁了,可在爸妈眼中我还是小孩子呀。
我笑着跟他们说: " 爸妈你们快回去吧,到了我给你们打电话。 " 去车站的路上我心里一直揪着似的疼,爸妈就像一根柔软的线嵌进我的心里,离家越远,嵌得越深,也就越疼。
04.
爸爸妈妈明显老了许多了,头发上有银丝,眼角有皱纹,这一切都让我们开始知道,时间的珍贵之处不在于量变积累的成功,而在于它永远无法给予我们重新陪伴父母的权利。
在跌宕起伏的人生里,我们已经开始慢慢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创造多少惊喜,而在于减少多少遗憾,在于当我们也白发苍苍的那一天,想起过去的人、过去的事,能否因为付出而感激自己,又能否因为迁就而问心无愧。
哪有人那么光鲜亮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爸妈真的为我们承受太多了。希望我们有一天实现财富自由,好好陪伴爸爸妈妈;希望陪着父母老去的,是我们,而不是岁月;希望带给父母欢笑的,是眼下,而不是回忆。
丢丢,刚毕业瞎折腾的94姑娘,走上教学行业,业余写走心的文。相信爱与温暖,文字可以治愈所有。如果你喜欢文章,可以在文末留言亦或是点赞。
是同类,总会相遇,谢谢每一个充满善意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