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各大阅读平台都被一篇《我是范雨素》刷屏了。刷屏不算,该文作者范雨素还被《人民日报》评为“文学印于书本、行于网络之外的鲜活形态,是生命与社会仍然存在无限可能性的惊奇”。
但号称励志偶像的范雨素、赚了很多眼泪的范雨素,我是真的不感动,只是想起了凤姐。
范雨素的人生经历是这样的,小时候家里很苦、很穷,属于社会底层人员,就是需要国家重点照顾的那种人。但是自己自强不息,读了很多书。因为看书,走南闯北、和渣男丈夫分开,独自养女儿,在北京谋职。现在自己不仅忙着做保姆,还干了点除了活着以外的事——“写文”,所以《我是范雨素》爆红网络,党报高度评价她,很多出版商要跟她联系出版书的事情。
是不是很励志,感觉就是曾经一个比你条件差很多倍的底层人员,不断突破自身条件的局限,努力向上,在北京立足。不满足于当前的苟且,还有仰望星空的情怀。
是不是很像凤姐,我先天条件什么都差,但是我可努力了,现在成绩很不错。那我们都来看看范雨素的成绩,看看把网友感动得掉眼泪的读书和亲情。
2
关于读书
《我是范雨素》原文
我八岁时看懂一本竖版繁体字的《西游记》
我问姐姐:我们看了数不清的名人传记,你最服的名人是哪个?
我不光看知青文学,还看《鲁宾逊漂流记》、《神秘岛》、《孤星血泪》、《雾都孤儿》、《在人间》、《雷锋叔叔的故事》、《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通过看小说,我对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了如指掌。只要报一个地名出来,我就知道在世界上哪个大洲。说一条河流出来,我能知道它流向地球上的哪一个大洋。
是不是觉得范雨素看了很多名著,吃了很多精神食粮,那她看了这么多好书以后,是怎么过的呢?
上课从不听讲,但成绩都是最好的
范雨素读了很多书,但是上课却从不听讲,脑子里天马行空的想小说《梅腊月》,不过成绩却是最好的,真乃神人也!
如果真的如她所说,读了很多名人传记和名著,那么上课不听讲、开小差这事在这些书中肯定是没有教的。即使自己真的很牛,什么都懂,上课时候不听课、开小差也是不尊重老师。因为一个再怂的老师,也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不然为什么你是学生,他(她)是老师。既然他(她)能站在讲台上,肯定有比你厉害的地方。
读书越多越膨胀
范雨素说,自己十二岁的时候,膨胀得要炸裂了,屋里的墙上都写着“赤脚走天涯”。然后,不辞而别,南下看大千世界了。
也是,小小年纪就读了那么多的书,心里面肯定都是祖国的秀美山川,世界的大好河山,当然要走南闯北了。
不过,我们应该从没见过一个读了很多名著,还能膨胀得要炸裂的人,我们见过的是读书越多,越谦卑的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不会向别人炫耀自己读了多少书,有多少学识的。当你用心去读了很多大师的作品,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而不是膨胀得炸裂。就像一个真正的牛人,是不会在脑门上贴着“我很牛X”的标签,就怕别人不知道一样。
看了很多书,但认知堪忧
范雨素十二岁膨胀得炸裂,不辞而别的就去南方流浪了,之所以选择南下,是因为杂志上说,去北京会把腿冻坏的。这样的认知,就像网上很多关于地域的自嘲一样,云南人都是卖白粉的,广东人什么都吃,东北人都吃钢铁.......,但还是有人信了。
南下不说,还不辞而别,不知道当时她有没有考虑过家人的感受,自己出去以后怎么谋生,遇见坏人怎么办?
读很多的名著,却只学会了知青小说的套路
范雨素去流浪了,但是没有钱买票,就把知青小说上说的逃票方法拿过来用,顺利过关了,后来混不下去,也是逃票回来的。
《我是范雨素》原文
逃票去了海南岛。那里一年四季,鲜花盛开。马路上有木瓜树、椰子树。躺在树下面,可以吃木瓜,喝椰汁。我吃水果吃腻了,就上垃圾桶里找吃的。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是这样生活的。头发很短,脏兮兮没洗脸的我,看着像一个没人理睬的流浪男孩。人贩子辨认不出我的性别,也没盯上我。
可这种日子会过腻的。没有学校读书,没有小说看,也没有母亲。我在海南岛上浪荡了三个月,决定打道回府。一路逃票,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母亲身旁。
反正上课她从来不听讲的,居然还在乎不上学,也是奇了。没小说看那才是正事,毕竟一个从小看名著长大的好学之人,物质上可以将就,但精神上一定要讲究。
看了她的故事,感觉像武侠里的人学了很厉害的武功,成了令狐冲之流的江湖高手,身手不凡武功盖世的,本来应该大有作为。但是他使出来的却是“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不说,做的还都是些偷鸡摸狗的事。
不屈服命运,但是却对工作敷衍、草草把自己嫁人了
范雨素的文章看下来,好多人都很感动,好励志啊,这么苦逼了还这么努力、不放弃、不将就。但是,看看她的经历,感觉反差好大!
《我是范雨素》原文
来北京以后,过得不顺畅。主要因为我懒散,手脚不利索,笨。别人花半个小时干完的活,我花三个小时也干不完。手太笨了,比一般的人都笨。上饭馆做服务员,我端着盘子上菜,愣会摔一跤,把盘子打碎。挣点钱只是能让自己饿不死。
我在北京蹉跎了两年,觉得自己是一个看不到理想火苗的人。便和一个东北人结婚,草草地把自己嫁了。
结婚短短五六年,生了两个女儿。孩子父亲的生意,越来越做不好,每天酗酒打人。我实在受不了家暴,便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老家襄阳求助。那个男人没有找我们。后来听说他从满洲里去了俄罗斯,现在大概醉倒在莫斯科街头了。
范雨素说自己笨,过得不顺畅,但我觉得她过得不好的原因主要是懒,做事不用心。所以她才会别人半小时做完的事,她要三小时,端盘子摔跤的次数估计也不少。懒是她自己说的,懒人做事,你还指望她多上心,所以保证温饱不饿死自己很正常,你是老板的话,你也不会给她多少钱。
范雨素在北京蹉跎了两年,看不到希望,就把自己草草嫁人了。说好的对命运不屈服呢?说好的不坐井观天呢?
看文后,好多人都觉得范雨素是励志偶像,生活多艰辛还不停的看书学习,而实际上呢?其实她的辛苦,大多都是自找的,比如工作时候懒、不上心,所以辛苦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选择婚姻时的敷衍态度,对自己的极不负责。不是迫不得已,家族逼婚、被拐啊的遇到渣男,而是自己主动选择的。
酗酒、家暴、自己辛苦养孩子,这能怪谁呢?丈夫生意失败后每天都酗酒、打人,还能维持五六年的婚姻,也是忍功不错了。面对工作、择偶这样的人生大事,选择的时候大意疏忽,遇到问题又不及时解决。这样的人生格调,真是看不出来,她读过很多书,多到使自己膨胀得炸裂的程度。
老天爷赏饭吃
有读者说,范雨素的文学天赋极高,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写出这么好的文章,那简直就是老天爷赏饭吃啊!
拜托,别磕碜老天爷了,什么叫老天爷赏饭吃?在某一方面有很高的天赋,不仅能以此谋生不说,还能达到行业内的顶尖水准,这才是老天爷赏饭吃。比如章子怡是演员,人家吃这碗饭,还成为业内认可的大咖;姚明是篮球因动员,人家奋斗到NBA,在国内是首屈一指的灵魂式人物;莫言是作家,得到了诺贝尔文学奖,屠呦呦得到了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才是老天爷赏饭吃。
而范雨素呢,她是靠保姆这个职业谋生,她的文章获得过什么奖项了吗?
文字淳朴,感情真挚
很多人说,这篇文章感情好真挚啊,文字好接地气啊!是的,没听过《滚滚红尘》,那你觉得《飞向你的床》也挺好听的。觉得范雨素的文字接地气,你可以去看看沈从文的《边城》,那才是接地气。
标题是《我是范雨素》,但是,文中内容什么都有,她妈妈、她的兄弟姐妹、她的雇主,她妈妈写得最多。看完后,看不出主题,随心记,写到哪算哪,有底层人物的艰辛,有上层阶级的不良负面新闻,都是自带话题流量的。比如自己家里怎么穷,小时候条件怎么不好,就像《欢乐颂》里的女孩一样,因为知道樊胜美的极品父母,邱莹莹她们才发现原来天下的父母是不一样的,所以感恩父母。因此范雨素用自己特殊的人群视角,写这样的话题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和关注。
比如写雇主是胡润富豪榜人物,有二奶,二奶有孩子但是没有人格,摇尾乞怜。范雨素觉得,姑娘,我都清醒了,你怎么还活在大清?胡润富豪榜,金主,二奶,这些元素都足够的吸睛。
3
感人的亲情
她很佩服的母亲,因为姐姐有病,就各种“找偏方”治疗,还一次次尝试,但一次次失败了。
因为大哥哥要当文学家,就把家里的稻谷卖了,买名著来看书写作,家里顶梁柱的母亲也没反对,全家跟着吃红薯。
大哥哥不成气候,还说自己在村上当官的母亲,当官的都是贪官污吏,别当了。她妈什么都不说,辞掉当了四十年的村官。
小哥哥当官后赌博,借了高利贷,还不起了,徘徊在江汉桥上。范雨素说世态炎凉,小哥哥被撤官了,亲戚朋友也不理了。伟大的母亲又出现了,说四十多岁的小哥哥还是个好娃子,是别人教坏了小哥哥,小哥哥后来坚强的活着。
自己便秘,怪地球没有吸引力,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看到这,大家有没有脑补出这样的画面,三鹿说,世态炎凉,我都不能卖卖卖了;贪官说,世态炎凉,我都不能贪贪贪了;劫匪说,世态炎凉,我都不能抢抢抢了。
不知道看了范雨素的经历,你会不会想起凤姐,那个从小读了很多书的网红。
《我是范雨素》原文阅读:http://news.qq.com/a/20170425/063100.htm
《人民日报》的评价:http://news.cqnews.net/html/2017-04/26/content_4142473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