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送来看望我的父亲回家,他上车之后很快就下起了暴雨,这场雨雨挡住了我回家学习的路,汽车站旁边恰好有一家电影院,无奈之下选了一部评分最高的电影打发躲雨的时光。值得庆幸的是,这场不在计划内的电影好看到让我觉得这一整天都赚了。
——关于《我不是药神》
一直以来,中国的电影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实类题材的内容总是难以出彩,相比于韩国的《辩护人》、《熔炉》等影片,不痛不痒似乎是中国电影的常态,但《我不是药神》的出现,在我看来,是中国现实类题材电影质量正在上升的一个兆头,我并不懂专业的影评,只是作为一个观众,我清楚我想看的影片究竟该是什么样子。
徐峥扮演的程勇在影片的开头显得落魄又无能,无论是前妻对他的不满还是周一围扮演的曹警官,也是他前妻的弟弟对他的鄙夷,都充满了真实感,似乎这辈子,程勇也就只能这么窝窝囊囊的活着了。而他和慢粒白血病患者吕受益的相遇才让他的生活发生了转变。
慢粒白血病需要的靶向药格列宁需要四万一瓶,而印度格列宁只需要五千,一个人想活着,另一个人想要钱,十倍的利润相比于坐牢的风险,吸引力或许更大,这是一个商人的盘算。
从一开始的试水到大范围的向病友贩卖印度格列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每个人都是饱满的,就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面一样:信奉基督的病友胆小怕事且已年过花甲,看到张长林贩卖假药也会首当其冲揭露骗局;对于“法大于情”认识深刻的曹警官在知道印度格列宁可以治病时也会陷入纠结;一心只为赚钱的假药贩子在被抓时也会选择自己扛下罪名保护程勇。
黄毛在开车躲避执法人员时出车祸死亡,程勇在医院质问曹警官“他只是想活着,他犯了什么罪”。对啊,他犯了什么罪?
整个影片中,似乎除了正版格列宁的医药公司有罪,谁都没有错。但是细究下来,靶向药的研究和生产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以及资金的投入十分高昂,相比于其在研发前期所需要的投入,一盒四万的价格,其实并不难理解;印度格列宁虽然便宜且能治病,但低的价格必然代表着其生产投入少,盗用别国现成的技术又以低价阻碍正版药的市场,这并不能算对……如果用这种逻辑来看,似乎除了医药公司,所有人都有罪。
也正是因为这种情法的冲突,才让所有人的性格和内心的矛盾显得揪心又真实。“情理”与“法理”孰是孰非似乎一直是充满争议的,无论是情大于法还是法大于情,似乎都没有合理的解释。但影片最后仍然给出了答案:程勇承认了走私假药的错误并坦然接受惩罚,同时法院也相应给予了宽恕,这种妥协与纠错,也正是社会进步的体现。而在经历了这种艰难妥协和纠错之后,程勇出狱,格列宁纳入医保,最终依然是一种大团圆的结局,或许未来,程勇仍然会遇到生活中的不快和困难,社会在发展也会遇到下一个“格列宁”一般的痛点,但人和生活总能在生活中走的更远,并在不断的纠错中妥协与成长。
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在亡故之前,人们只想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