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了管理经济学,最有启发的莫过于博弈论的部分。整个管理经济学,其他内容相当于战术,是自己跟自己左右手互搏,不断调整生产计划,提升利润空间;而博弈论就是战略,是自己跟对手的较量,不断分析时局变化,从更长远的角度争取发展。章教授通过一系列的商业案例,和科学系统的数学分析工具,为我们动态展现了在商界领域如何获取利润最大化的决策过程。这里面其实有两个大前提,第一个是认定商界竞争表现为零和博弈,因为总量恒定,才能进行定量分析;第二个是认定主体理性,因为不理性,就会加大博弈格局的随机性,选择策略的不确定性风险也相应增大。
先说第一个前提:
零和博弈下的市场本质是,从宏观上看,同一种商品的消费市场基本是恒定的,厂商要在相对恒定的市场消费总量中获取利润最大化,只能以牺牲其他厂商的利益为代价。这是一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对立关系,如果用甲乙来定义主体,甲乙双方只有合作与不合作两种选择。通过列举两大厂商两两相抗、打价格战的每一种可能,再把每种可能都归入严密的分析论证,最后发现除了和对方同归于尽这个最坏的结果以外,其实存在很多选择。
再说第二个前提:
我个人认为,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大部分非国家垄断产业的商品,已经表现出很大的价值层次性和风格品目多样性。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一项商品品名,会出现很多商品可供选择。而且这些商品虽然整体上来说是大同小异,但其间细微的差异化,正是不同产品和厂商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赖以生存立足的根本。
这些差异之所以存在,是基于不同消费者的需要。有求必有应,有用才有利。虽然供求关系影响着市场机会和经营成本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对不同厂商而言,如何合理地避开同质化竞争,在日趋成熟饱和的市场里争取利润最大化,并非只能有你死我活这一条路可走。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为不同厂商求得生存创造了条件,也为它们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与国之间、区域间的双边和多边经济合作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国内外市场在竞争中不断融合发展,商品品目更加细分化,生产物流链条被切割为更细小的模块甚至分散为更微观的节点,是世界范围内的多个国内外市场不断竞争模仿的结果。
苹果手机在中国上市之初,国内就有人破解了软件,还针对低收入群体农民工朋友设计添加了很多富有职业特色需求的软件,比如手电筒,扬声器等等,而产品售价当然也低很多,可以为这个群体所接受。暂且不考虑知识产权和技术创新伦理问题,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先投入市场的产品,虽然可能占领垄断地位,但往往因为其可复制、可推广,为其他厂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空间。
所以先出手的,付出的成本也往往最高。而后者因为有先例模仿,有消费者体验反馈,既可以减少试错的机会成本,还可以通过微小的局部创新,改进产品的工艺性能,设计出符合更多消费者群体需求的差异化产品,从而获得利益最大化。正所谓“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关于这一点,《道德经》早就说得明明白白:“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三国时期,魏蜀吴长年厮杀,耗尽元气,最后却被司马懿坐享其成,得了天下。博弈,有时候也是个思维怪圈。心中有对抗,看到的就是鹬蚌相争;心中有天下,看到的就是一片和气。心境决定格局,格局决定战略,战略决定成败。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百分百的零和博弈,实际上并不存在。尤其是将整个市场背景放大到世界范围后,这种表现就更加明显。既然生产供应链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过去的产业、行业,到现在的商品、服务,每个层级都更加细分,如果要在当前国际市场中求生存、求发展,同行业的每个厂商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品类就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雷同。这种经济学直觉带给我的启发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确立经营方向、选择目标消费群体之前,应该实事求是地做一做调研分析,掌握目前该品类市场的发展现状(体量规模)和未来潜力(利润空间),再做长远打算。
第二,针对该产品的特征,找到与其相关系数最高的替代产品,有偿向消费者投放问卷,获取最真实的体验信息,了解目前的痛点和盲点。
第三,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合理避开痛点和盲点进行产品或服务设计,通过求同存异的差异化思路,优化整合市场原有产品的性能。
第四,在产品正式投产前,一定要先以很小的规模和体量,做一下试产投入市场,获取消费者直接反馈。根据反馈信息进行调整优化后,再正式投入市场。
我本科学的是公安院系的侦查学专业,曾经是一名缉私警察。在进行审讯时,囚徒悖论就是应用率最高的原则。但是在商业领域,我们面临的情境则正好相反。前者的目标是如何规避对抗风险,相当于避开雷区做减法;而后者的目标是如何获取利润最大化,相当于寻找差异化空间做加法。
我常常想,如果遇到任何问题都要随时随地借助复杂又充满美感的数学公式,或者使用现代化的计算机程序去代入求解,得到的会是一个完美均衡的图形吗?答案是未必。博弈论是建立在理想、理性的大前提下,而世界万事万物的发展却不是如此整饬统一。这个理论体系虽然可以通过罗列所有可能来给出对策,但现实生活中随机变量太多,不理性的因素太多,都给最终的决策带来不确定性。
通过学习博弈论,我最大的收获应该就是: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只有比较权衡后的相对理性方案。作为一个不能脱离情境存在的个体或组织,我们要根据时局的变换不断调整思路,而不是将自己仅仅局限于博弈思维逻辑的怪圈里。如果游戏规则可以修改,我希望能够有机会把上述思考付诸实践,真正实现从零和博弈到共赢共生的转变。因为这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走向,是取得真正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路径。
在哲学家的终极理想世界里,所有问题都聚焦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历来很多政治家也将社会问题归结于利益分配问题。可是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存在很大差距,从现实世界到理想世界,是要跨越无数个发展阶段的,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去走。如果在个体间公平与整体性发展这两个法益之间做出选择,那我会根据现实社会所处的阶段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穷二白的艰苦时期,需要用公平分配机制去鼓舞士气,激发动力;温饱问题解决后,需要在兼顾两种法益的前提下,更侧重于发挥个体的协同力量,最大化鼓励产出,实现整体性发展;在奔向全面富裕的决胜时期,则更应该注重分配机制的公平,实现整体性发展和个体间公平的兼容,提升个体的价值获得感和幸福归属感。
说到这里,问题的焦点已经转移到了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的博弈上。其实社会主义也好,将来的共产主义也罢,都是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进行区分界定标准的。真正的公平不是绝对的平均化,而是根据宏观和微观的实际情况做出的最优战略。将视角同时放在如何将蛋糕做大,并兼顾公平地分配上,这个问题就找到了最优解。
最好的世界是:每个人都付出了劳动,每个人都实现了价值,每个人都享受了成果。当所有人都不再把幸福指数建立在和其他个体的比较上,当所有人不再把人生价值建立在简单的收入数值上,当所有人都放弃为你多我少做消极抵抗上,他们就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理性人标准。放弃自私自利,选择理性合作,为着全人类共同的使命而努力,才能真正解除零和博弈的魔咒。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