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诗人史斯克兰·吉利兰在《The Reading Mother》中有这样一句话:
You may have tangible wealth untold,
你若幸运,发现宝藏,
Caskets of jewels and coffers of gold.
黄金成堆,珠宝满堂。
Richer than I you can never be ,
若与我比,难及我富,
I had a Mother who read to me.
因有慈母,陪我读书!
夜幕降临,小麦洗完澡就跑进了卧室,然后爬到床上大声喊:妈妈,妈妈,讲故事,讲睡前故事啦!
好的,好的,你先看一下,我忙完就来。
好的。
等我忙完走进卧室,只见小小的他坐在床上正拿着书仔细地看着,周围放着他挑出来要我讲的书。
我们在家里特意为他布置了一间书房,书房的落地柜和墙边都放着他的书,随手可拿。当然,他看书的地址也可能是在餐桌上、沙发上和床上。
家里最可爱的景象就是,我们透过落地窗,看着他坐在自己的小沙发上专心翻着他喜欢的书。
我是在小麦一岁多时才正式开始陪他看书讲故事的。他最初只听一个故事,每次还要求反复讲三四遍,就这样一个故事连续讲了一个多月。
一个月后的一天,我讲完上一句就停顿了一下,谁知他立即把下句接上了。哇,惊喜发生了!这仿佛黝黑夜里亮了一盏灯,我更有信心了。
我也从那时走上了囤书路,看到别人推荐的书或者自己觉得好的书就都买了回来,时间一久,小麦的书房就小有规模了。每次有朋友第一次来我们家看到此景时,他们就感慨说:你家的书真多!看得完吗?
在小麦还没上幼儿园时,作为全职妈妈的我每天除了陪吃、陪玩、陪睡还要陪他看书、讲故事。白天讲,晚上也要讲,有时出去玩,回来得很晚,商量能不讲吗?不行,再晚都要讲!讲最多的一次是吃完早餐后讲一上午,吃完中餐再接着讲,讲到他爸爸下班回家来换我班继续跟他讲。我这嗓子是经常讲得冒烟啊。
在家里要讲,出去也不例外,不管外出去哪里,我包里都必会带上几本书。只要一说讲故事,热闹的他立马就会安静下来坐好了。
开始我为了培养他的阅读习惯,每次讲完就用阅读打卡APP记录一天讲了什么书,到了后面干脆不记了,因为每天都要讲几回,一回就是好几本,还不包括重复讲的次数。到了现在,他一看封面就知道书名是什么,虽然还不认识字。
在他一至两岁时,看的最多的是翻翻书。每次翻开都会让他发现不一样的惊喜,然后一页接一页地往后翻,一本接一本地换过去。接着循序渐进地加入以图片为主的故事绘本,他在那里玩,我就在旁边讲,讲着讲着他就靠过来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坚持了过来,阅读逐渐成了习惯。从上幼儿园,他书里的文字就开始多起来了,内容大多以行为习惯、安全意识为主,我还增加了科普类的书籍,于是他每天就有了担心:妈妈,地震了怎么办?妈妈,火山爆发了,火山底下有摇摇怪,好可怕。我们这里来台风了呢?妈妈,我不想死。
另外还有物理类的书籍,比如惯性、摩擦力、阻力、风力啊什么的。相应地我买了科学小实验的手工包来做实验,通过实践促进他的好奇心,跟书本相结合,让他了解的范围更广。
虽说了解这些也太早了点,但是随着他慢慢长大,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现象会跟这些挂钩,理论跟实际相结合时就更容易理解了。比如他骑车刹车时,车子还是会往前冲,他知道这是惯性。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所产生摩擦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还有根据杠杆原理来开东西或是保持平衡......
育儿读书路上,还有什么比“妈妈,妈妈,这个我知道”更高兴的呢?
开始给他读书讲故事时,我的妈妈非常不理解:现在才这么小,讲了他也听不懂,那有什么用?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小孩就像建房子,地基挖得越深,打造得越扎实,房子才砌得越高。
因为小孩子正常的大脑发育在3岁以前最快,可塑性非常强。所以我希望在他的发育过程中多一点刺激,让他接受更多的信息来促进他的智力发育,让他在生活的实践中去更好地理解所接收到的信息,增加他的生活经验,开拓眼界,让思维更灵活,看问题更全面。
1-2岁时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优质绘本里的语言描述能更好地培养语感,丰富词汇量,对语言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各种各样的绘本包装也让他眼界大开(哈哈,当然还包括我),而且书本中的美丽绘图能帮助培养美感,天马行空的各色想象能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3岁左右是孩子性格培养的关键时期,我希望他通过在书中所吸收到的知识来了解自己的情绪和帮助自己从小培养好习惯。明是非,辨善恶,从书中各种角色的闪光点中培养他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拥有有利于社会的好人品。
长期的阅读,还能培养他的专注力。因为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连续两个小时不间断的阅读,他能在听的过程中持续保持专注力不分散。
还有每次亲子阅读前,让他自己先把书挑选出来,然后通过排序来依次进行阅读。我希望这样能让他多点掌控感,培养他的自主能力和逻辑能力。
现在社会也加强了对孩子阅读能力的重视,希望能把阅读培养成一种习惯,更希望它是将要伴随孩子一生成长的活动。反正早晚要培养,与其等长大了来强制阅读,还不如从小就开始培养兴趣,让他顺其自然地接受,并把阅读当成一种日常的习惯、当成一种精神粮食,不吃不行。
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会因书里一句话而哄然大笑,会因剧情变化而心情起伏;也会像绘本里的情节一样去嬉戏打闹;我们在讲完后会一起想象如果是我们会怎么样。
他经常亲着我的脸就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里的小兔子说:妈妈,我更爱你。我比你爱我还要爱你,我比你的爱要多更多。
我会像兔妈妈一样亲着他的脸跟他说:小宝贝,我爱你。不管你做什么事,妈妈都爱你!
我们没有万贯家财给他,除了养育他,尽力给他提供好的教育外,就是希望能培养他拥有终身受益的好习惯,比如阅读。
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了,而它也是最简单做到的,简单到只需要一本书、一个角落、一个抽出时间的你陪伴在他身边就可以了。
一书在手,就可以打破时空界限,自由穿梭于古今中外,漫游于人类所创造、拥有的一切文化空间,在阅读中重新经历、重新感受书本中的生活…
亲爱的小麦子,让我们在向未来奔跑的同时继续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