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小拖家带口从外省回了娘家,20年的交情,我义无反顾颠簸了一个晚上回到老家只为叙叙旧。有些感情不因时间和地域而生疏,一别多年依然相见欢。短暂的相聚,数不尽的衷肠。只是我没有想到,好好的一场聚会,变成了催婚大会。
为了能尽情的享受整个夏夜,发小两口子提议来个夏日烧烤party。因为家里有事,所以我晚上10:00才去到发小家,露天的院子里已经热闹非凡。有10多年没去发小家了,她家的人我已经不认得,简单的介绍之后,大家也不再生疏了。可是当他们家的那些亲戚,知道我依然是独自一人的时候,个个瞬间变得热情非凡。闺蜜的妈妈、姐姐、婶婶、阿姨、姨妈、伯母等等瞬间将我围成了一个圆圈。现在想想,真的有一种群狼见到了小白兔一样。哪怕我脸皮再厚,第1次面对如此庞大的七大姑八大姨,我也无法去招架。尤其是发小还在边上煽风点火,一定要把我推销出去。发小没有在家待过,不知道家里的实际情况。
“大家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是真的不用了。我回家也就是两天而已,我的工作挺忙的。”我不是害怕这样的场面,而是自己哪句话说的不体面拂了发小的面子。
“哎呀,别不好意思啦,又不是小女孩了,也该谈婚论嫁了。你看,你发小的孩子都这么大了,你还不抓紧的。”
“对呀,你这样的年纪再不抓紧今没得挑了,你还想怎么样啊。”
“你呀,眼光不要太高了,差不多就行啦。这个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呢?”
“你看你过30了,再挑挑拣拣,你真的成了市场上的白菜了。到时候不是你挑别人,而是人家挑你啦。年纪大了,到时候生孩子还是个问题呢。”
“女人不要太好强,挣钱的事就交给男人吧。我认识一个有车有房的人,觉得跟你就很合得来,虽然是老了一点,但是你也不是 20岁的小姑娘了。”
“你们这种读过书的人眼光就是高,农村人实在一点,找个有车有房的,自己不用那么辛苦不就行了吗?”
……
我的脑袋都要炸了,哪是什么聚会呀,简直是催婚轰炸。还好是发小的老公替我解了围,他让孩子来叫我去烤鸡翅,我这才得以脱身。说实话,如果是我自家的亲戚哪怕再多的七大姑八大姨说这种话我绝对不会给面子。这些人不是纯粹的关心你的个人问题,而是打发他们无聊的时光。真的,不要相信他们是为了你好。巴不得你过得不好,不要说把人性想的那么复杂。而是有些人心真的不能直视,不过情面上过得去就行了。
我们家的那些七大姑八大姨自小就知道我不是好惹的,所以哪怕背地里也不敢言语一声。因为当年读书的事情,我呛过一次我的亲姑姑。那是我的二姑,为了躲避计划生育一直住在娘家。仗着奶奶的疼爱,对娘家的事情指手画脚。那时候堂妹已经出来工作了,二姑却当着我妈的面直接说我“向行本来就是超生的,现在还读那么多书,增加家里的负担,以后迟早是别人的人就别那么浪费钱了。大哥那么辛苦,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最后还是帮别人养的。”
老妈碍于奶奶在场只说了一句“她喜欢读就让她读吧。”年轻气盛的我瞬间爆了“你要搞清楚,这是我家不是你家。读书花的是我爸的钱,关你什么事,有本事你别躲回娘家生儿子呀。”
多谢我亲奶奶的添油加醋的大力宣传,那些七大姑八大姨从小就知道我不是个善茬。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不用绞尽脑汁去应对这些流言蜚语。可我现在不是当时的小年轻了,我只能一边假笑的推辞一边感谢他们的好意,哪怕他们的言语有诸多的不友好。可是我知道不能直接怼回去,正面的冲突对谁都不好。我不想让发小为难,她好不容易回一次娘家。我也知道发小是真正的关心我的那个人,可是她永远不知道这些三姑六婆蕴含着怎样的力量。
传统的相亲模式,永远是把物质摆在第1位,永远贬低女性的年龄来匹配这些所谓的物质。或者通过某种缺点,来迎合对方的优点。他们所认为的好资源,与你所谓的价值观是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不要认为买卖不成仁义在,当你用某种借口去拒绝他介绍的对象的时候,那种狗急跳墙的嘴脸会让你见识到什么叫做翻脸比翻书还快。他们之所以如此热心无外乎两个时光目的,一是介绍成功了有一个大红包可以入口袋,二是可以打发他们极其无聊的时光。所以一般我都会离这些人远远的,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老家的一个同学就深受其害。
哪怕我很有礼貌的拒绝了大家的好意,依然还是被相亲了好几次。莫名其妙就有人加我的微信,为此差点和发小吵翻了。好在大家心平气和的沟通,终于平息了这一闹剧。和发小也相视一笑,她也终于不再逼我了。和发小也约好,下次再相聚选择在咖啡厅坚决不在她家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