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城市的这些年,还是喜欢在周末去郊外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气,顺便重温一下往日的野味和久违的野花野草。再次路过那块荒地时,才发现也不过短短的几天,温度的不断升高,远远的看见白色的荠菜花多了起来,不由得一阵惋惜,错过了品尝荠菜的好时节!
去年的某个周末和婆婆一起去了一处苗木培养基地挖荠菜。对于荠菜,一直有着没有好感的回忆。因为初中时,看到书上的一篇文章说到春天里挖荠菜,然后做馅儿、凉拌都非常好吃,以至于勾起我的口水和食欲。那时正好是春天,放下书找隔壁的奶奶询问了一下荠菜的样貌,便跑去野地里挖了一袋荠菜拿回家,强烈要求妈妈给我炒着吃。
切碎的荠菜碧绿,放金黄色的菜籽油,爆香葱姜便下了锅。炒出来的时候是墨绿色的,旁边还渗着油水,因为荠菜有些老的缘故,口感偏柴,觉得一点也不好吃,于是两口之后便再也不去尝试,惹得妈妈一顿嫌弃,觉得太可惜。那时不知道荠菜需要和肉放在一起才能让这种野菜的香气和味道更有层次感和浓郁感,况且家里经济情况太差,一年也是偶尔两次才能吃上肉,那会为了吃荠菜特意去买肉呢。妈妈也很清楚这种东西如果缺肉的陪伴口感会不好,于是在炒的时候特意多放了一些菜籽油。但是因为和我的想象相差太多,口感太差,还是给我留下了特别不好的记忆,之后就再也未尝试过荠菜。虽然每次在饭店看见有荠菜饺子,但是因为这种不好的回忆,于是再也不想去尝试了!
后来与老公相识,一次回老家,看到婆婆用荠菜和豆腐做馅儿做的烙煎饼,看老公吃得香,当时还嫌弃他,觉得至于吗吃的这么香,又不好吃!后来在婆婆的百般劝说之下尝了一口,从此便无比喜爱。似乎是非常和谐、天然的搭配,夹了豆腐和荠菜的煎饼出锅时特别香,两面焦黄,咬一口,酥脆中带着荠菜的清鲜和豆腐的绵软,还不时的散发一股花生油的香气。顿时让我食欲大开,吃到肚子撑还停不下嘴,还追问着下午饭还能不能再吃荠菜豆腐馅儿的烙煎饼。
之后,每逢开春、深秋,婆婆都和一群老太太去郊外挖荠菜,逢周末时我也会积极的参与其中。之后便发现深秋的荠菜和春天的荠菜虽然都好吃,但各有特点。春天雨水少,荠菜虽然发绿,但是整体比较干巴,绿叶也很少,但是无论是做馅儿还是烧汤,荠菜味道特别浓郁。而秋天气温适宜,水分充足,荠菜贴着地面静静的舒展着自己的枝叶,枝叶又肥又大,而且不会开花,但是香气上较春天还差了一些,比较淡。
等到把荠菜带回家,择捡干净,清洗几遍便翠绿欲滴。在热水中汆烫一下,挤干水分冷冻起来,什么时候想吃什么时候化冻,依旧翠绿如初。每每这时,一盘热气腾腾的荠菜馅儿大饺子便浮现在眼前,勾起我的一阵阵口水。
著名导演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中也讲到过自己对于荠菜的记忆和怀念。这里面他道出了荠菜的在食用时的诀窍。他说道“荠菜的香味很素,很窄,需要用动物油做牵引,它本身的香味才会彰显出来,进而无限放大。这也是大家为什么喜欢用它来包饺子、包包子的缘故。”
其实,每一种野菜都有其自身的香气及特性,也都是经过每一代人的传承才让各种美味得以保留,可能因为荠菜吃的多一点,便对它的记忆和情感更多一些。随着年代的变化和物质的丰富,已经极少有人去在春暖花开的时候在田野里寻找各种野菜了!其实,如果不和公婆住在一起,我们也没有很浓厚的兴趣去特意的品尝这种新鲜、清气的野菜!现代的人吃野菜,有人吃是想忆苦思甜,有人吃是觉得它野生野长无公害,却很少有人觉得它是一种不可替代的美味。
不管如何,阳光正好,绿意正浓,去感受一番春日里的荠菜香吧!
春日荠菜香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天津人的饮食习俗的形成不仅同它所处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也受着历史传承、居民变化、文化交流的深刻影响。历史上的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