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件事都值得他去喝彩——序周新华长篇小说《喝彩师》
文/余 风
与周新华相识于二十年前。
那是20世纪90年代在常山黄岗山上的一次笔会,当时他在文坛已小有名气,被《江南》杂志主编谢鲁渤在一篇《浙江有几个作家》的文章里重点关注。后来他在国内重要文学刊物上陆续发表了《民国六年风调雨顺》《比目鱼李渔》《割了你的舌头》《一生中无休无止的劫难》等先锋小说。看看这些小说的题目,就知道周新华思维有多独特,这也构成了他在文坛的基本色。
虽然后来我们一直彼此关注,但我与他的正式交往却是五年前的事情。那时的他,已转型专攻长篇小说创作。长篇小说《黑白令》的热销,让他的名气更胜从前。在我所任职的常山芳村镇,周新华与原《诗歌月刊》编辑小荒前来走访。在茶、书、酒、烟之间,我们聊了很多文坛逸事,聊了很多关于芳村的想象和未来图景。周新华视野开阔,对文化有很多独到的见解,他的想法看似另类,细思却自有妙处,往往一件看似平淡、无法出彩的事情,经过他的思考和点拨,就会令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他为芳村古镇的历史文化定位提出了一个建议,以北宋著名起义领袖方腊与芳村的渊源为线索,芳村镇可以主打宋代文化,宣传词就叫“千年宋镇”,他甚至提出以“宋镇”名义,寻求与杭州宋城合作。走在芳村幽深的古街上,走着走着,他突然冒出一句话:“唉,千百年来,这条街上发生过多少爱情故事啊!”令人忍俊不禁之余,还真的被他带入那个情境之中。我感觉,那时他的头脑里一定在酝酿一个关于芳村才子佳人的小说情节。
略微有点遗憾的是,周新华与芳村的渊源因我的调离而中断,那些关于“千年宋镇”的设想来不及面世就中途夭折。
三年后,我重返常山工作。
没想到,周新华没有写芳村的爱情,却转身写了一部长篇小说《喝彩师》。2017年6月,我正与同事们在挖掘和提炼国家级非遗项目常山喝彩歌谣艺术,并为这一传承千年的民族文化瑰宝所展示出来的艺术价值和生命力而深深骄傲,正思考如何谋划让常山喝彩歌谣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周新华这时候捧出这部《喝彩师》交到我手里,并嘱我为之作序,使我刹那间产生了英雄所见略同之感,抑或冥冥之中不经意的巧合,像是一切早就准备好的,但又分明从未有过约定。
这是一块深藏了多少年的富矿啊,多少人路过宝山而不识。但周新华却以他独到的眼光,富有预见性地看到这里面的好东西。正如周新华自己所言,他随着写作的深入,发现了所谓的喝彩,绝非是为事主东家说几句好话那么简单,真正的喝彩,涵盖了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深入了解过常山喝彩的人会知道,喝彩的种类太多了,除了常见的上梁,常山人这一生的每一个节点,如出生、满月、抓周、结婚、做寿、辞世、忌日,甚至理发、行舟、农事,几乎都离不开喝彩。周新华在这部小说里,有意地、全方位地展示了喝彩的每一个门类。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情节丰富的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喝彩技艺的普及本或百科全书。这也是周新华谋篇布局的高明之处。
小说的背景很常山,一个古镇,一条江,一个码头。常山历来不缺这些,常山人熟悉这些,就像对常山喝彩歌谣一样熟悉。古镇从古时来,大江往远处去,这样的场景设置,有足够大的格局任他纵横捭阖:他异想天开地把当年的中华朝贡体系拉了进来,设想当年有天子使臣来过常山,并由此扯上了常山喝彩。而且他的这个猜想很快得到了事实的印证,有人告诉他,古时朝廷命官来往福建,也可以选择在招贤码头水陆换乘的。由此,他大胆地让笔下的某钦差大臣,从古镇带走一位常山喝彩师,由此开启了一段百年恩怨。值得一说的是,他这样的设置,还暗合了一个历史事实:他笔下的所在,正处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内陆延伸线上。
在这段百年恩怨里,周新华在展示喝彩师这个神秘职业和文化特征的前提下,设置了爱情、血脉、归乡、寻根、权谋、盗墓、探宝、复仇、和解、祭神、江湖、潜伏、暗算、殉国、热血,以及一场蓄谋已久、在劫难逃的恶战。与周新华以往的那些长长短短的小说一样,他用他固有的“新华体”,在通篇的冷幽默中,投入了一个个悲欢离合。
值得称道的是,周新华在小说中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初识周新华的人,往往会感到他性格有些许叛逆,骨子里有点放浪不羁,甚至还有点目空一切、舍我其谁。但读了他的小说,你会强烈地感到,他其实家国情结很重。一个没有家国情怀的人,也不可能写出这么有大背景大格局的小说,他的《民国六年风调雨顺》是这样,他的《黑白令》是这样,他的《丁氏大村》也这样。从他从事的工作来看,他更近乎一个自由职业者,也许这只是为了让他的思想和灵魂更加自由,但他其实有很多放不下,对社稷,对苍生,对家园,当然还有爱。在这部新作《喝彩师》中,周新华体现出的家国情怀依然令人动容,通过对百年悲欢恩怨的描述,对喝彩师多舛命运的嗟叹,他的爱恨表现得淋漓尽致。
值得称道的是,周新华显示了一位作家对历史对社会对事实应有的负责任的态度。为了渲染喝彩师喝彩的场景,小说对祭天的诡异天象、喝彩法器的魔力等方面进行了描绘,甚至还有些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这种题材往往是最容易写也最可以放开想象的。但周新华却恰到好处地在最容易失控的节点刹了车,将想象力严格限制在科学领域,而没有让小说滑向玄幻、神怪、穿越,保证了小说的不漂浮和历史厚重感。
值得称道的还有,《喝彩师》文中的那些地名,都是真实存在并且有历史的:招贤老街上一家家的店铺,古而有之;杨万里流连忘返的招贤渡,仍找得到遗迹;“招贤镇柱”,至今留在招贤镇的某条小巷里;古县,在唐朝时曾为县治,这个地名就纪念了这份荣耀。还有古县六洞,也是古而有之的,只是招贤人自己都忘了这六个洞了,周新华把这六洞串成一幅“星象图”,变为书中的藏宝密钥。相信这个小说出版后,会有一些读者按图索骥来探访这些地方,但愿这些地方的真实情况不会让他们失望。
作为《喝彩师》最早的读者,我读完这本书,感觉周新华就像他自己笔下的喝彩师,独立于一高台上,手举法器,身披霞光,对着苍茫大地和芸芸众生,为我们这个苦难深重却永不绝望的民族,大声喝彩。
伏以,好哇!
受这本书的启发,我放下书挑灯夜战,为常山喝彩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作了一首题为《喝彩歌谣》的诗,并把这首诗送给周新华和这本书的读者:
我穿过历史
沿着人类佝偻的背影行走
童年的呼喊长满苔藓
在古典的月光里不改常山的乡音
江南的弄堂腰肢纤细
那一声喝彩从丹田深处传出
粗犷而激昂
如输入远古的密码
让失眠的非物质文化记忆满血复活
新房子必须要有梁
否则就撑不起高昂的头颅
匠人们掌握着与神对话的钥匙
喝一口滴入鸡血的酒
点燃香烛
就能让离家太久的祖先们找到回新家的路
新郎们到老都记得娶亲的场面
他们踩着麻袋进了洞房
新娘被古老的赞美声所淹没
这里传唱着另一个版本的经典爱情与历史故事
许多人听了
都燃起了结婚的渴望
有许多喝彩歌谣
从小葱拌豆腐化成了满汉全席
祝寿、升学、开业、奠基,甚至祭祀
都获得上桌的机遇 但汤还是那道老汤
只是活出了年轻的味道
常山江就像那条童年放牛的鞭子
河床上洒满虫子的尸体
那道悠长的声音穿过历史的针眼
地球放下锄头 停止耕种
人们凝神屏息
懂得世界上每件事都值得喝彩
无论生老病死
(余风:当代诗人,衢州日报社总编辑、衢州市作家协会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