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行程原因,今天需要从抚宁坐一趟绿皮火车前往唐山,全程1个半小时。跟滴滴师傅交谈中,得知只要驱车前往20公里外的北戴河站,就有动车,有高铁,有更多车次选择,且全程只要30分钟的时候,心里抱怨高德地图没给我推荐省时的路线,自己没多做攻略,而不得不坐上绿皮火车。按理说,一种交通工具而已,不是什么大事。只是学生时代绿皮火车经历,没留下好印象,由此对绿皮火车产生了抵触情绪。
学生时代的绿皮火车。
因为高考分数没得上一本,向来自侍高傲的我,一心只想离开南方,远离这“伤心之地”,所以一连6个志愿,全部填报东北的大学,最终如愿地被距离泉州将近3000公里的长春某大学录取。
10多年前,从泉州到长春,飞机需要从厦门中转天津再飞往长春,全程大约需要4个小时。那时候,动车覆盖路线有限,更别提高铁。没有直达的火车,从南到北,很多路线都需要中转。长春回泉州的路线,经历过从长春转沈阳,再转福州,最后转泉州,全程将近48个小时。而泉州返校,从福州到北京中转,再到长春,也需要将近两天的时间。
那时候,用学生证,可以打折,特别是坐硬座,可以打五折,算下来能省不少钱。所以,四年的大学生涯,有几次的返校,选择了坐火车。
呜呜呜,绿皮火车的鸣笛声;哐啷哐啷,绿皮火车前进的声音。
那时候,特别害怕经停站多的火车,只要火车一停下来,时间仿佛静止般,让人产生无法前进的错觉感。所以,每次一上车就睡觉,希望醒来的时候就到达了目的地。
记得有次从北京回福州,全程20多个小时,选择了硬座。绿皮火车,只有靠窗的里座才有一个小桌子。那时候还没练就坐着就能打瞌睡的本领,横竖睡觉都不舒服。好在邻座也是一个大学生,说是海南人,看我睡得实在太难受,主动跟我换了座位,让我往里坐,才得以能趴在桌子睡上一觉。
一路下来,浑浑噩噩,时而清醒,时而迷糊。下车后,发现自己的小腿跟个大猪蹄子似的,原来是长时间久坐,血液不流通,就会出现浮肿。
“啤酒饮料矿泉水,有没有需要的旅客”。
绿皮火车,不流通的车厢,烟味,泡面味等各种味道混合一起,让人没有食欲。
电话声,各种方言交谈声,呼噜声,提不起交谈的欲望。
本不宽敞的过道,有时候堆满行李。无座的旅客,随意在水台边上,搭个椅子,就是休息处。有些行程实在远的旅客,直接钻到座位底下,睡上一觉。
上洗手间就跟渡劫一般,屏住呼吸,不敢轻举妄动。
要说没有公主命,非落下一身公主病。用这个来形容,再贴切不过。
因为过往不愉快的乘坐经历,所以今天走上抚宁站台的那一刻,开始疯狂给自己做心理建设。
依旧是呜呜的鸣笛声,依旧是哐啷哐啷的前进声,提着行李跨上火车台阶的那一刻,奇怪的车厢味道立马袭来。一切的配置没有改变,依旧如初。只是车上的人们似乎安静不少。
年轻人戴着口罩,玩手机;中年人疲惫的脸庞,眯着眼;老年人在交谈着下车后吃什么,去哪里。形形色色的人,来自不一样的地方,出行目的不同,却同样乘坐了这趟绿皮火车,前往一样的终点。主动热情的人,还可以短暂地交谈。当我在记录这些的时刻,对绿皮火车的抵触感逐渐消失。
在我们享受着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时,还有很多地方,出行只能靠走路,需要攀爬岩壁,需要跨越好几个山头。还有很多深山的孩子,渴望出来看看这个世界。
绿皮火车,对于过往的我来说,是一场“噩梦”。可是,对于偏远内陆,交通不便的人而言,它可能是唯一的交通工具,承载着他们的日常生活,承接着他们的梦想。
不同的我们组成了这个世间,当我们带着一颗理解与包容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的与众不同,理解别人的生活,体验他们的经历,让自己多一份慈悲,多一份善良,这也是一种福分吧。绿皮火车,对于现在的我而言,是一种向上的力量。
不管旅途多么地艰辛,在下车那一刻,见到想见的人,完成了想要做的事,那么,绿皮火车的旅途,也就多了一份幸福感!
再见,绿皮火车!K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