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会的参与
昨天参加了吴晓波的线下读书会。活动分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看《死亡诗社》,第二环节是上台朗诵诗歌。
我在第二个环节准备的时候,心里打了一个草稿,快速准备了一个小小的幽默的自我介绍,准备的时候我不得不觉得自己即兴演讲这部分有些天赋。
朗诵部分因为没有刻意好好练习,加上我自己因为紧张不小心总是按到话筒的开头,所以表现一般。
最终名次是在二十几位选手中排名第四,拿了一个二等奖。
这对追求完美、极致的我来说还是挺激励的。我以为可以拿第一,但实际上这是一场朗诵比赛,我的即兴演讲只会让人对我有印象但不会加太多分。第一名在比赛后给大家分享的经验就是多云听周涛的朗诵,好好学习和模仿。可见人家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而我这边,很快有两个朋友找上我来,跟我聊天,说我看着很专业,问我在公司是否是领导。
2.参与后带给自己的行动
这对我来说,又是一次好的激励。下午回到家,睡了一觉后起来,便开始做各种需要做的事情。
把必须要做的做了一部分后,想到去听宇彤老师的声音课,因为最近点评别人的作业我遇到了瓶颈,声音部分我不知道该如何点评了,本来自己就懂得不多。陌上姐让我听宇彤老师的课。昨天下午因为时间关系,听了两节课,有了收获,刚好在点评学员的作业时就真的用上了。
后面准备抽时间,哪怕一天听一节,毕竟每节课不过15分钟以内,做好笔记,平常自己也可以练习几分钟,点评作业时也能知道学员哪里需要提升。
在布置小程序的作业时,我认真的把每个我选的经典句子大声读出来,以后的目标是找出来之后,自己摘抄到笔记本上,作为写作金句素材库,周末布置作业时在家里大声读出来,作为演讲金句的练习。能背下来是最好不过的,背不下来也不强求自己。熟记下来,用的时候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来。
除此之外,每天中午看各种名人演讲,并记下最少三条别人演讲的技巧,以及打动我的环节。
本来定的计划是今年看完《红楼梦》和《细说红楼梦》,想了想还是决定看完,毕竟写作和演讲都是相通的,经典的作品值得追完。追完后再看演讲类书籍,多巩固。
多掌握一些刻意练习的方法,自己的演讲水平尚可,就不需要刻意去寻找自己的自信心,反倒是想如何帮助别人提升演讲能力。因为毕竟很大一部分人的演讲能力需要提升,还有一部分人的上台胆量需要锻炼,比如我儿子,他直言不敢上台,我也很轻松的告诉他,他早晚有一天会上台的。毕竟有个坚不要脸敢于上台的妈, 儿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我上台的活动,必会带上儿子,只为影响。另外如何帮助别人演讲目前先在线上帮助龙兄的学员。
如果除了写作,帮助别人提升演讲能力是我毕生想做的第二件事,我就可以丢掉其它所有的事情,专注在写作和演讲上。写作已成习惯,演讲方面就要专注的看自己如何学习,如何输出,甚至是写作和演讲可以交互共同进步,把学习的知识写出来,分享出来的同时自己也加深了印象。
暂时这样定目标,毕竟,回顾这些年,惟有演讲是最让我有自信心的事。
回忆:
镜头一:2014年,经开区童书分享会,当时要分享的老师没有到场,我被临时抓出来救急,后来领读和互动很成功,获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
镜头二:连续三年参加经开区读书分享会,每次分享都获得大家的好评;
镜头三:2017年夏,参加拆书帮线下活动,自己讲的故事获得最高票数,为自己赢得了一本书;
镜头四:自己是周边六部唯一一个上台分享过四次并每次都得到各种赞誉的分享者。以后不用上了,因为处级主管说了,我上去分享也不会有什么大的提升了,机会要留给需要提升的其他同事。所以,我需要做的是帮助别人,而不是给自己和部门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