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飞语写102:天时地利人和:人生关键要素的思考

102.jpg

1
此刻,我在一片稻田里,想分享上午关于 36 岁至 40 岁这段人生的思考。
我觉得,应该花足够多的时间去分享或记录这段时间里自己究竟在想些什么。
眼前是一座山,是这片区域最高的山。
置身山中,我忽然明白:人的一生,关键在于你在做什么,以及你身处何处。
这两者,其实是每个人都能选择的方向。
首先,我们来考虑时间这一要素。
一般而言,一个人从出生到离世大约有百年时间,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选择的。
而真正不可选择的,是所处时代的大环境与大背景。
这意味着,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从年少到年长的几十年里,个体能产生的影响力往往有限 —— 毕竟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个人实在太过渺小。
不过,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有那么几十年可能带来改变。
若选择的方向正确,便有可能在一生中取得一定的成就。
其次,是空间法则:在不同的地点度过相同的时间,结果可能大相径庭。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才能确保最终获得理想的成果?这就需要遵循空间法则。
另一个关键因素是人。
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一群人共同做事与一个人单独行动,结果显然不同。
若能找到合适的人,让他们在各自领域勤勉专注地工作,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

2
这便是我对 “天时地利人和” 的思考:在 “天时” 方面,我们能做的,是在特定时间与环境中预判行动方向。
因为当时代变迁或目标事物发生变化时,最佳时机可能已悄然溜走。
人们往往倾向于前往优秀人才集中的地方,以此提高自己变得优秀的概率。
因此,我常常关注时代中最优秀的人选择的去向或他们所在的地方,优先选择自己熟悉的区域—— 这样大概率能遇到更优秀的人。
与他们交流或合作时,我们不应局限于短暂的利益,而应更多考虑长远的价值与成果。这是我一直在探索的方向。
此外,与什么样的人合作至关重要。
我更倾向于与专注自我提升、对生活持积极态度的人共事,这样的工作逻辑更顺畅,目光也不会局限于眼前,而是具备长远视角。

3
若以长远视角审视一生,会发现许多价值点。
当下面临的挑战与难题,放在整个人生维度中可能并不突出;从长远来看,这些困难其实没那么重要。
关于一件事是否有用,比如语音写作 —— 我常通过这种形式给自己提出更高要求,以达到理想结果。
但哪种写作方式最好呢?其实,写作更多是一种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本无好坏之分。
就像有人爱吃米饭,有人爱吃面食,没有对错,只是不同选择。
一生中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这是我时常思考的问题。
我正在进行的项目或视频系列,主要是为了分享自己在特定时刻的思考,留下记录。
因此,我计划用约 1000 个小时长期推进这个项目,以达到理想状态 —— 尽管这个状态或许永远无法完全实现,但其过程本身就有意义。
我希望通过这个过程,挖掘一个人对生活的期待与对未来的想象。
在生活中,我也常通过长时间的思考,去考量自己一生或当下所做之事的最终影响。

4
此外,我还花了几年时间锻炼表达能力。
尽管目前的表达能力尚未达至最佳,但与过去相比已有明显提升,这证明努力是有效的 —— 即便无法保证一定能达到极致。
就像我们无法确定努力就一定能赚大钱,因为每个人努力的方式、对成果的认知以及投入程度都不同,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付出很多却未必能看到相应成果。
这就像重复性操作:若操作缺乏技术性,且多次重复无法带来迭代与经济效益,即只能重复而不能产生复利效应,那么无论重复多少次,都难以创造出成果。
在此过程中,我希望通过大量重复某项工作实现突破,而这项工作最好没有上限,能让人达到极致状态。
这种最高状态并非通过简单重复就能实现,而需要足够多的合理重复,甚至不断挖掘、更新现有标准,才能最终达成理想。
因此,我持续要求自己在各种场景下写作,最好能随时随地进行,记录那些未经深思便涌现的灵感与想法。

5
我希望保持一种长远思维,通过长时间规划看到事物的本质,而非聚焦于表面表达。
足够长的时间能让人想清楚生活的真相,即便它未必是我们期望的样子。
我常跳出固有假设:若脱离现在的生活、时间与地点,当下做的事是否还是最合适的?若此刻已是20 年后,是否会后悔 20 年前的决定?是否已达成如今最理想的状态,且从未后悔?
有时,我会以 30 年或 50 年的长度看待一件事,哪怕当下正遭遇困难 —— 在这样的长期视角下,这些困难或许早已不再是困难。
我们每个人都在前行,但若不深思方向,可能只是原地踏步。
换句话说,若想让生活变好,必须认真思考生活本身,才会有真正的进步。
年龄增长不代表进步,只有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才有可能实现突破。
重复的工作必须有其理由,这种重复并非无止境,而是通过合理设计,在达到一定境界后,让重复成为创新的方式 —— 用看似重复的步骤完成不同的任务。
想要提升表达能力,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谈论擅长的话题来锻炼。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能否通过思考,在不擅长的领域也扩展知识与思考深度。
这样,当进入陌生领域时,便不再依赖固定框架,而是凭借直觉快速学习。
如此,生活领域会从狭窄扩展到广阔,进步速度也会加快。
面对新问题或即将到来的新社会、新市场,我们能迅速做出反应。

6
虽非人人都有超能力,但不断学习的人总能跟上时代 —— 这便是一种进步:通过学习获得能力,勇于从熟悉的地方走向未知领域。
我认为,一个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时,不应只关注活动本身,更要思考为何要做、背后的逻辑以及能达到何种深度。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当我提及 “一个人” 或 “我自己” 时,指的是自身的进步与退步,以及从停滞到前行的过程。这些都是对自己的要求。
或许没人有足够耐心看完这个系列,但我所有的要求都针对自己。
若这个系列能给你带来启发,助你找到生活中改进的方向,那便是一种福气。或者说,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做得很好了。
我希望将擅长的事做得更久、更深入,最终让其成为真正的专长,而非仅仅是 “可能擅长”。
若一个人的能力只是 “可能擅长”,而非真正精通,没有发挥到极致,那其实并不能证明他擅长什么,只是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一定能力而已。
若一件事能做好,我期望它不仅达到优秀,更要做到足够好,以创造深度价值。
对我而言,做事不是选择,更像是使命与天赋。
或者说,在付出足够多努力之前,你可能看不到所谓的天赋 —— 只有持续前行,才能最终实现愿望。
生活可以有多种精彩的方式,而最精彩的,是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持续深入探索,最终实现个人理想。
当一个人能长远规划生活时,我相信,他的生活多少会得到改善,至少不会那么艰难。
他可能会在生活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与看法,最终塑造出想要的生活形态。

剑飞深度思考核心观点与认知总结

  1. 人生关键要素的思考
    人的一生关键在于所做之事和所处之地,这是可选择的方向。
    时间上,人的寿命和时代大环境不可选,但正确的方向能让人在一生中取得成就;
    空间上,相同时间在不同地点结果差异大,需遵循空间法则;
    人是重要因素,合适的人合作能促成成功,这体现了对 “天时地利人和” 的理解,且要预判时机,避免错过最佳时刻。
  2. 人际与合作的选择
    人们倾向于聚集在优秀人才集中处提升自己,应关注优秀者的去向,在合作中着眼长远价值而非短期利益,更愿与专注自我提升、积极生活的人共事。
  3. 做事与成长的认知
    以长远视角看,当下的困难并非那么重要。
    生活方式无好坏之分,如写作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值得思考。
    重复性操作需有技术性和复利效应才能创造成果,通过大量合理重复、更新标准可实现工作突破,写作应随时随地记录灵感。
  4. 长远思维与进步
    保持长远思维能看清事物本质,从 30 年或 50 年的长度看当下困难可能不再是困难。
    进步并非源于年龄增长,而是对生活的认真思考,要在重复工作中找到创新方式。
    提升表达能力可从擅长话题入手,更要在不擅长领域扩展认知,通过学习快速适应新领域,勇于探索未知。
  5. 对自己的要求与理想
    做事要思考背后逻辑和深度,这是对自己的要求。
    开展长期项目是为记录思考、挖掘对生活的期待与未来想象,锻炼表达能力虽未达最佳但有提升,证明努力有效。
    要将擅长之事做到极致,创造深度价值,做事是使命与天赋,需持续努力。
    最精彩的生活是选择擅长领域深入探索,实现理想,长远规划能改善生活,让人形成自己的思想并塑造想要的生活形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