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看过的书,走过的路,闪过的念头,痴痴的梦想,总想要找一个安放的地方。程V宇,一个80后半老阿姨,有着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过着寻寻常常的生活,喜欢看书,喜欢看电影,喜欢逛吃逛吃的小慵懒,偶尔写上几句罗里吧嗦的酸酸文。看到了这些酸酸文的你,会喜欢吗?不为别的,只为文字寻找一个出口,在这里。
一 段 话
在某个夏日来临之际,那些孩子将不再讴歌青春,
也没必要再展示出悄悄积蓄起来的坚强与勇气。
面对纷繁复杂的成人世界,
他们会变得更加可悲,也更加聪明,
在被伴随一生的羁绊紧紧栓住的同时,各奔前程。
一 个 故 事
少年的死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恶与善、虚伪与真实。
一九九〇年圣诞节的清晨,城东第三中学校园内的积雪之下发现一具尸体,死者是该校二年级的学生。这起很快被校方和警方认定为自杀的案件,却因一封匿名举报信揭发的谋杀疑云,渐渐演变成一场巨大的风波。
谎言和恶意层层累积,新闻媒体插手其中大肆渲染,大人们的欺瞒与懈怠让事件变得越发不可收拾。不良少年被指认为凶手,校长和班主任引咎辞职,新的牺牲者接二连三地出现……
孩子们终于忍无可忍,他们要用前所未有的方式找寻真相——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五日,赌上人生的校内审判,即将开庭!
一 缕 思 绪
用一个多星期的时间读完一个故事,在现在,的确有些过于缓慢;
用一部作品去看一个作家,断然不是负责任的态度。
诚如书中那群少年们的审判中所启示的那样,看一个人,听一件事,绝不应该只有一个角度。
《所罗门的佐证》作为宫部美雪的集大成之作,就像人们概括的那样,推理案件的结局一早便在文章的开头呈现了;然而,如若仅凭这样的暗示去读故事,却越发会发现自己被指引上了一条断头路。
案件的结局即便如灯塔般在前方闪耀,但若只是为了寻找它而前进,终将在一个只能眺望、无法企及的地方停留。
成长的本身,善恶的交织,每个人内心深处无法言说的罪与罚,或许都将成为一生的羁绊,带领我们告别青春,走进纷繁复杂的世界,一无返顾。
在书中,或许没有一个具象的你我,却让人始终无法释怀那种若隐若现、曾在自己身上闪现过的灰色光芒。
曾经有过女孩般坚定的梦想;曾经有过男孩般自我的挣扎;甚至,有过雪地里那个孩子般,决然地迷失。
掩卷,叹息;细思,犹惧。
可叹,少年;少年,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