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分享的这本书叫作《为什么我们总是在防御》。这本书的英文标题叫作Why Do I Do That,就是“我为什么会那样做”。我本来不想那样表达的,但是我表现得像一只刺猬,把自己保护在姥姥的刺猬壳内,不敢向外界开放,但是这个浑身是刺的刺猬里边藏着一头小绵羊,内心极度脆弱。
我想自己就是这样,特渴望与人交流链接合作,但内心又极度敏感,当外界有一点让自己内心感觉不舒服时就会有应激情绪反应,然后用坚硬的刺猬外壳把身边人扎的遍体鳞伤,尤其是对最亲的人最为明显。
有句话说的好,把最好的脾气留给了最不熟悉的陌生人,把自己最差的坏脾气却发泄给了最爱自己的家人,我觉得形容自己再恰当不过了。
其实就像这边书里主要讲的主要是自己的心理防御机制在起作用。心理防御就是我们为了逃避痛苦对自己撒的谎。
在潜意识中,我们不愿意直面自己遭受过的那些痛苦,心中受过的那些伤,所以我们会用其他的方式将这些伤痛呈现出来。
有时候,我们宁愿发怒,冲他人发脾气,也不愿意面对和承认心碎的感觉,因为面对确实很残忍和痛苦,毕竟相比承受心痛,愤怒更为直接痛快,因为手是指向他人的。
用愤怒表达情绪背后其实是无能为力的懦弱在作祟,试图通过愤怒去控制目前的一切情况,但实际最终却越发糟糕。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感觉,比如孩子不会做作业,家长急的抓狂,冲孩子发火,大吼大叫,这是不觉察不觉知的表现,对自己起心动念完全没观照,自动化驾驶的结果,其实没有所谓的莫名其妙的感觉,那只是因为自己已经被潜意识主宰了。
卡尔·荣格的一句话:当你的潜意识没有进入你的意识的时候,那就是你的命运。
就是说我们的潜意识中有很多想法,我们自己并不知道,所以才导致我们会出现很多莫名其妙的行为,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甚至别人可能比你更了解你自己。
所以千万别老试图让自己的爱人,家人,朋友同事能够充分去了解和理解你自己,因为这一生有可能你自己对自己都不够了解,怎敢奢谈让身边人能够心有灵犀感悟到你的需求,其实你最需要的是沟通表达,而不是让他人猜你的想法,不管是你的情绪还是需求,一定要及时妥当的表达。
很多时候是我们在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而且很容易自欺欺人。当然这不能全怪自己,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尤其是家庭当中父母的教育引导是关键。
不过长大后如果你想要让自己的人生被自己主宰,那就要努力去觉知和成长,而不是任由习性惯性去左右自己的人生,毕竟我们自己要对自己的人生和生命负责。
而且心理防御有一个特点,就是只管此时此地,不管明天。我只要求我现在感受好,现在能让我对付过去,能让我不要太尴尬,能让我不会太伤心,能让我不崩溃。我只管现在,至于这种行为在未来会对我们这段关系产生什么长远影响,我想不到。这就是我们要去了解心理防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们每一个人这一生中总是要面对的三个心理困扰,我们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都是为了解决这三个心理困扰。
第一个困扰就是信任与依赖他人的问题。
第二个困扰就是管理自己情绪的问题。
第三个困扰就是终生的羞耻感和低自尊的问题。
而且并非说我们不能有心理防御机制,最关键而是不要偏激向左或向右两个极端。因为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内心深处最让人痛苦的那个伤害,那会让人真的难以忍受。
在这本书里讲了很多种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形式,内容还是蛮多,包括一些修正方法,比如冥想正念等,最最核心之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是否渴望真的想要成长,如果不是的话,你总是习惯在否认压抑自己的意识想法需求,那一时半会儿谁也帮不上忙,改变始于觉知和接纳,不要过度否定打击自己,要敢于卸下盔甲去拥抱和同情那个内在受伤的自己,因为你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