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真的要感谢联合国卫生组织,把40岁的我们拉回到了青年人的行列,他们说44岁以下都是青年。
可是,当浏览招聘网站的时候,一种莫名的恐惧感油然而生——35岁以上的人,基本没有市场了。
那些背负上有老下有小的伪青年们终于明白,自己仍旧还是那个别人眼中的中年人。
内外夹攻之下,寻找中年人的幸福,已经成了知乎上的高热问题。
我们不禁要问,中年人的幸福到底是什么模样?幸福在哪里?
其实,我们的幸福指数早已模糊的看不清边界,每一次的幸福体验,都是即兴发挥。寻寻觅觅,都逃不过中年的四大危机。
养家糊口的事业
寄予厚望的孩子
风雨飘摇的健康
日渐干涸的爱情
一、
游走在危险边缘的事业
“不要大声责骂年轻人,他们会立刻辞职的,但是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车有房有娃的那些。”
在电影《男人四十》里,由张学友扮演的林耀国老师,是一所中学的中文教师,一直勤勤恳恳的教书育人。
可当校长宣布学校今后要往“理工科”发展,弱化文科教育的时候,他只能漠然接受。他深知自己前途暗淡,但也无力改变。
反抗谈何容易?这位普通的中文教员,连与校长商讨的勇气都荡然无存。
原因无他,家里有全职的待业太太,两个蠢蠢萌动的青春少年。他,只能忍气吞声,化短痛为长痛,将隐忍变成习惯。
诚然,身为普普通通的中年人,年届40,如果没有在业内做出成绩,仍然做着与入行不久的年轻人同样的基础性工作,可以说职场护城河是没有建立起来的。
不忍气吞声又能如何?
但忍耐不是放弃,中年人应该正视自己的极限,放下面子,从心出发。
1、在职场中,冷却曾经心高气傲的自己;
2、从头至尾,都不要让自己的冲动打翻家庭的小船。
是的,“收入为王”才是关乎家庭生存的核心逻辑。只有改变自己,降低欲望,才能再次起航。
1、我们终究不能依靠比拼加班来彰显能力,赚取佣金;
2、深耕一个领域,成为这个领域的深度探索者,当别人遇到问题时,我们就是解答者。
忍耐是一种美德,但更是一种投资,为未来投资,而不是为了苟且才忍耐!
二、
重投入轻产出的孩子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说“人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决定了70%—80%的人生,后天教育培养最多占20%,人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
这句话曾经在新加坡国内造成轩然大波,但作为一个三代精英的现实主义者,李光耀的确有资格这么说。
事实上,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在台上用英语侃侃而谈的时候,每一位家长都会有所触动。
不论怎么投入学习资源,孩子仿佛总不能达到期待的高度。
可是,身为40岁的中年家长,请你回首自己10多年的求学岁月,试问又有几次高光时刻?
何以解忧?
1、从自己做起,放下手机,和孩子一起体验学习的旅程;
孩子踏进培训机构大门的那一刻,绝不是放飞自我的开始。
我们只关注学习结果,却从未与孩子一起体验过这一路的酸甜苦辣。
只有一起经历,才能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只有一起体验,才能明白每一点进步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
和孩子一起学习,才是最美好的亲子体验。
2、当好孩子的听众,为每一次成长欢呼。
基因虽然决定了我们的智力水平,但无法决定我们的人生态度。
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小癞子,当看到京剧名角接受万人爱戴的时候,他眼含热泪的说“这得挨多少打啊?”
成角,的确让人迷恋;但做自己的 Super Star 也是人生丰满的里程碑。
当孩子为了说出一句完整的英文,紧皱眉头、磕磕绊绊也不放弃的时候,请给孩子一点掌声。
是的,他可能永远也去不到TED高谈阔论,但他配得上家人的认可。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需要我们及时的反馈,成长不是一瞬间,它是由无数个循环往复的碎片拼接而成。
识别孩子的进步,比幻想成功更重要。
三、
毫无节制的健康奢望
“人类所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用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叔本华
关于这句话,很多人认为是对身体健康的“管理放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本来就对“甜食、懒惰、娱乐”有着天然的喜好。
我们的大脑在面对诸多诱惑时,会不断的释放多巴胺,刺激我们本能的放弃抵抗,不自觉的忘记了健康。
C罗一直坚持吃低糖食物,那是因为对他来说,用健康的身体“赚钱”比起“甜食”来,可能更能刺激多巴胺的分泌。
身为中年人,身体的状态无可避免的走向下降趋势,我们只能延缓但无法逆转。
其实,在“放弃管理”的对面,还有另一种对健康的偏执——“过度需求”。
有的中年人剑走偏锋,希望用上量的方式追赶回年轻的身躯,结果却是悲剧。
被称为慢跑之父的詹姆斯·菲克斯,1977年《跑步大全》的作者,那个时代跑步运动的顶流明星,他宣称每天长跑能够延年益寿。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1984年在完成一个常规跑步之后,心脏病突发离世。
这位大腕在35岁时才开始跑步,之前他一直有吸烟的恶习,虽然成功戒烟,但对身体的损害早已埋下伏笔。
而且更致命的是,他是一个遗传性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如此这般,在中年时期,对自己身体没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知,妄图通过蛮力扭转乾坤,实在令人唏嘘。
“节制”才是一个成年人的必备技能。能够对不良习惯说不,但也不要过分苛求自己。
接受现实中的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敬畏自然的力量。
中年人最普通的健康才是家庭幸福的基石。
四、
欲望归零的佛系爱情
“世上之所以有矢志不渝的爱情,忠肝义胆的气概,皆因为时间相当短暂,方支撑得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旷日持久不容易,一切事物之美好在于‘没时间变坏’。”——李碧华
给爱情保鲜,本身就是一次遥不可及的精神苦旅。
人至中年,早已经被以上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来。换个角度,也许那三座大山正是中年夫妇彼此的掩体。
痴迷手机固然影响生活质量,但这个小小的屏幕也会成为同居一室双方的最后屏障,因为痴迷所以淡忘,双方彼心照不宣,都不愿再去触碰那个曾经充满遐想的身体。
由库布里克导演的《大开眼戒》中,汤姆·克鲁斯和妮可·基德曼这对中年伉俪亦因时间作祟,对彼此心生疲倦,麻烦在于那个时代尚无手机,只能通过吸食大麻来麻痹早已冻结的爱情神经。
电影中,中产阶级的克鲁斯想通过参加神秘派对寻求生理刺激,而基德曼则只能在春梦中重拾对爱情的期待。
现实世界中的这二位名流都已分飞多年,更不用提我们这些肉眼凡胎的中年人。
中年婚姻是否还有救赎的可能?
电影《爱情神话》中,中年徐峥可以毫无意识的在三个市井女人间穿梭。
原因很简单,他是单身父亲,无须对别人负责,别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他们就这样真实而接地气地活着,所以他们还能触碰一点爱情的味道和激情的感觉。
作为有家有室有子有父母的中年人,最明智的活法也许不是去寻找曾经难为水的沧海。
而是去直面平淡的家庭生活——淡化爱情,升华亲情。
✎写在最后
大部分的时候,不是中年人不想争取,更不是风轻云淡,而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性格不坚、而又欲念无边。
但是正是因为有了“家庭”,让中年人可以借用这个“心灵的港湾”,隐藏自己的软弱,中和自己的无望野心,熔炼于“阿Q精神”之中,承认自己的平凡,卸下了包袱。
但也时刻心怀希望,日拱一卒,尽力为之。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体验,生命的每个阶段都会有关乎幸福的“灵魂拷问”,从我们能思考的那天开始,这种寻找“确定的幸福感”就从未停下脚步。
其实,中年人的幸福不再是“个人体验”,不再是因“个人成功”而兴奋的夜不能寐。
幸福的载体已经悄然的从个体移情到了家庭,幸福家庭的幸福,所以自己才会幸福。
心智未满者,中年人的幸福,你不会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