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一个人,一个被称为日本武神的大将,楠木正成。
1330年,中国是元朝的至顺皇帝元年,日本是后醍醐天皇时代。此时的天皇是傀儡,政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天皇暗地组织倒幕,恢复皇权。
楠木正成就是倒幕大将,一个对天皇极为忠诚的武将,在一次倒幕兵败中被幕府军围困,留下七次轮回报效天皇的愿望后,当场自杀。
正所谓成王败寇。楠木一度被幕府称为反贼。明治时代恢复天皇统治后,他又被称为“智仁勇兼备之良将”、“忠臣义士之龟鉴”、“武略勇士”。
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加强军队建设,主张武力扩张,楠木正成成了日本军队的“武神”,强调牺牲奉献、拼死效忠。
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拿楠木作洗脑宣传,向小学生灌输忠君效命思想。战后,美国改造下的日本,把楠木的“英雄事迹”从小学历史课本中删去。
其实,“英雄”的倒掉,早在二战结束前就有了决堤的故事。
1942年2月,日本侵占新加坡后,取名昭南市。昭,昭和天皇之昭,南,日本之南。
不久,日本在新加坡成立了昭南独立警备队,负责军队后方的治安警备等任务。
1945年6月,日本处于崩溃的边缘,冲绳岛被盟军攻陷后,新加坡的独立警备队也是人心惶惶。
7月,警备队第八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对士兵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这次谈话内容出乎所有士兵的意料。他没有再号召大家拼死效命、以死明志、誓不投降等以前灌输的军国理论,而是从作为一个“人”的角度,说了一些真话。
井上常七,当时在一中队服役,他在晚年回忆中记述了当时的情景:
我们打败了,现在我们连手枪都不够了。牛岛中将也殉职了,本土每天都在遭受轰炸,我们已经守不住了。
中队长出人意料地给他们下命令说:“决不要战斗到死。活下去,才能有朝一日为国效劳。”
“如果你们不愿意蒙受被逮捕的羞辱,那就跑吧,跑到当地人那里,求一条生路,娶个当地人在当地安家,没什么不妥的。但是,一定要活下去。”中队长说。
他还推心置腹地说:“不论你们在哪里,都不要服从自杀的命令,现在已经不是‘楠木正成时代’了。”
听了中队长的一席话,井上常七和战友们思想崩溃,斗志全无。同时深感震撼和清醒。看起来,军队以前强调的“勇气、忠诚、信节”,全是为了战争的骗人鬼话。
在这些鬼话的欺骗下,多少日本士兵在明知毫无胜利可能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投降做战俘保命,杀死战友,自己再自杀。疯狂的军国思想,容不得一个正常人活下去。
日本投降40年后,井上常七已是77岁的暮年老头。他向新闻媒体回忆说:
“同样是出身于陆军士官学校,军官们的观念也会如此不同,有些人变成战争狂,有些军人,则不理会那些愚蠢的战场信条,视生命高于一切。”
主张武力侵略扩张的日本军国主义,把人变成鬼子。难能可贵的是,在军国主义大势已去的情况下,有些鬼子尚能回归人性的本能。
但这已太晚,这样的人也太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