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自控力》这本书第九章的讽刺性反弹效益,当人们试着不去想某件事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比自己有意去想的时候还要多,这个效应叫做“讽刺性反弹”。怎么避免讽刺性反弹呢?方法也有点讽刺。就是允许自己有这些想法,当压抑的想法表达出来,反而会减少你压抑的行为。
这个“反弹效益”,让我想到了生孩子时之前的阵痛,快生的时候,宫缩一阵阵来临,每每宫缩的时候,疼痛的那个酸爽让我都不忍去回味,当时越不想让它疼,结果就越感到疼,越想越疼,后来没有办法,采用护士教我的蜡烛式呼吸法,深吸一口气然后像吹蜡烛一样慢慢吐出来,当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时,宫缩来临时的疼痛感好像就没有那么强烈了。
(附:
书中说,“压抑情绪,同样会引发强烈的反扑。越是压抑痛苦的想法,人就会越沮丧。”如果想要解决这个困境,我们需要和自己沮丧、低落、痛苦的想法和平共处,先看到,接受这些想法的存在,而不是急于转移注意力。然后试着来感受你的呼吸,你是如何吸气和呼气的,有时这些情绪会随着呼吸自然消失。情绪想法就像是天上的云,存在,但会流动,来来去去,你不必如临大敌般紧紧盯着它。但记得,看到这些想法的存在,不代表你要相信这些消极的想法,而去否定折磨自己。)
第二篇:
今天读的《自控力》告诉我们,试图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时,反而会比没有控制自己的思维时想得更多。当想法、欲望、冲动到来时,看到并接受这些想法的存在,感受它,运用“驾驭冲动”的技巧,选择自己相信什么,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我在给孩子喂奶或者看孩子时,总有一种冲动想要看手机,尤其在喂奶时,觉得不看手机好像就是浪费时间,明知道看手机不好,有辐射不说,关键是没有全心看孩子容易出岔子。看了《自控力》多说的反弹效应,今天我在喂奶时,虽然还是想看手机,但想到可以“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我终于没有去拿手机,也没有因为自己有想看手机这个想法而去自责或者内疚。
1,当欲望来袭时,注意到它,承认自己脑海中的欲望。
2,不要马上试着转移注意力,提醒自己“白熊”现象和“反弹”效应。
3,意识到想法不受控制,但你可以控制是否将想法付诸实践。
4,提醒自己你真正重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