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见的职场设限,是人为地在自己和同事之间设置沟通障碍。为一点小事就和同事争得面红耳赤,誓要分出高低胜负;抓住别人的纰漏不放,一定要穷追不舍;为了所谓的原则问题,斤斤计较,寸步不让。。。。。。
这会造成两种后果。
当同事们发现和你的沟通成本太高,他们就会转向你的潜在竞争对手寻求帮助和配合。于是,你不仅将自己以后在工作中需要的助力推开,还亲手为你的对手铺平了上升之路。
当你将时间浪费在对小事的计较上,不但影响自身的工作效率,限制了自己的眼光,还会给上司留下沟通困难、没有全局观、格局不够的印象。部门内部协作,部门之间协作,反映着公司整体的运行效率,谁会提拔一个低效的人呢?你又一次将晋升机会拱手让人。
那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沟通设限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钻进了岗位思维的囚笼。
作为一名普通员工,我们习惯将自己的岗位职责看得高于一切,所思所想都是从完成岗位工作出发。这本身没错。但只关注岗位分工,就相当于画地为牢。因为我们忘了,每个岗位都只是公司架构上的一环中的一个链条,最终都是为实现公司的目标而服务。
所以工作上,不要仅从自己的岗位出发思考问题,要跳出思维的牢笼,想想这份工作的本质意义和终极目的,想想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公司决策层真正希望获得的结果。这样你就会停止和同事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争辩,因为你会想到,在你的上司、上司的上司眼中,这些实在是不值一提的细枝末节,对达成公司的目标毫无帮助。只有将自己的认知提升到公司层面,你才会分辨哪些时候需要退让,哪些时候需要坚持,从而让工作推进得更加顺畅。
沟通设限的另一种情况是个人性格的标榜。
八零后、九零后一代比一代更有个性,并以此宣示自己的存在感。经常听到90后与上司一言不合便辞职的故事,个中理由是各种莫名奇妙。作为在富裕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年轻一代更加关注自己的情感需求,而忽略了身边同事和上司的感受。个性鲜明可以提高自己的辨识度,但将强烈的个人色彩带到职场,却是不智。职场如战场,需要的是统一目标,牺牲小我,服从大局。所以公司都会强调凝聚力和向心力,因为这样的公司才有竞争力。
不要再以“我就是这性格”为幌子,人为扩大沟通鸿沟。将性格的正能量用于为公司创造价值吧,你自己也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