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疱疮?科学防护助你掌控病情

天疱疮是一种相对罕见但可能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患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了皮肤和黏膜(如口腔、生殖器黏膜)中负责细胞间粘附的蛋白质(主要是桥粒芯蛋白),导致表皮层内出现裂痕,形成充满液体的松弛性水疱。这些水疱极易破裂,形成疼痛的糜烂面,不仅影响外观,更易引发感染,带来显著不适。

一、核心症状包括

1.松弛易破的大水疱: 常首发于口腔等黏膜部位。

2.大面积糜烂创面: 水疱破溃后形成。

3.疼痛与烧灼感: 创面处尤为明显。

4.渗液与结痂: 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表现。

5.继发感染风险高: 皮肤屏障受损所致。

二、科学防护:降低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虽然天疱疮无法完全预防(因其根源在于免疫系统异常),但采取科学防护措施能有效减少发作频率、减轻病情、预防并发症并提升生活质量。

1.特定药物: 某些降压药(如卡托普利)、抗生素(如青霉素)、含巯基药物等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务必告知所有医生你的天疱疮病史,用药前严格咨询。

2.过度紫外线: 强烈日晒是常见诱因。坚持使用高倍数(SPF 50+ PA+++)广谱防晒霜,穿戴防晒衣物、帽子,避免正午暴晒。

3.皮肤损伤/摩擦: 避免剧烈摩擦、搔抓皮肤,选择宽松、柔软的纯棉衣物,减少对皮肤的物理刺激。

4.感染: 某些感染可能诱发。注重个人卫生,及时治疗感染灶。

5.压力管理: 长期高压状态可能影响免疫。通过运动、冥想、充足睡眠等方式积极减压。

三、精心呵护脆弱皮肤

1.温和清洁: 使用无香料、低敏性、弱酸性或中性清洁剂(如医用沐浴油),水温宜凉。轻柔冲洗,避免用力搓擦。

2.高效保湿: 沐浴后立即涂抹成分简单、无刺激的保湿霜(如凡士林、含神经酰胺产品),锁住水分,修复屏障。

3.水疱与创面处理: 切勿自行挑破水疱!由医护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对已破溃创面,遵医嘱使用抗菌药膏(如莫匹罗星)及特殊敷料(如水胶体、泡沫敷料)保护,促进愈合,防感染。保持创面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四、规范用药与严密监测

1.遵医嘱用药: 这是防控核心!按时按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吗替麦考酚酯)、或新型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切勿自行增减或停药,以免病情反复或加重。

2.警惕药物副作用: 长期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需监测血糖、血压、骨密度、感染迹象等。定期复诊,配合医生调整方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