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獾是一种极其狡猾的动物,其狡猾程度仅次于狐狸,不同的是狐狸是独居,而獾是家族群居。这是一段父亲讲述他年轻时的经历。
当年闹饥荒,老一辈人草根树皮都吃过,我父亲和同村几个年轻人,寻思着吃一肚子草料干活怎么会有力气,便相约一起到山上去打野味。
因为饥荒,山上的野兔野鸡之类常见的容易捕获的动物已经不常见,想要找到捕猎对象,只能冒险到更深更远的山林中去。
这几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从小在山间长大,翻山越岭不在话下,一天跑个几十公里山路是没有问题。
有一个绰号老皮的伙计,带着大家到一出山顶,指着对面的山坳,说自己前段时间来过一次这里,发现对面有一窝獾,洞口就在那个最大的灌木丛下边,他数过大约出来过大大小小七八只,这样要是抓到了,哥几个家里都能开荤了。
几个伙计纷纷摩拳擦掌,拿起家伙事就要上,终于有肉吃了!
老皮说獾是昼伏夜出的动物,现在天已经擦黑,他们需要在这里等一晚上,天亮才能动手,要不然现在过去惊了獾群,跑得一个都逮不到,哥几个骂你个怂货不早说。
哥几个就在山这边找了一处比较平坦的草地,就地露营了,七八月份,晚上也不冷,就是蚊虫多,山里孩子皮糙肉厚,早就习惯了。
肚子里没货,谁睡得着,好不容易挨到了第二天早上,老皮瞄了半天对面山坳的动静,招呼大家可以过去了。
大约半个小时后,几人来到老皮描述的位置,果然在灌木丛下边看到一个约半米直径的洞口。獾为穴剧动物,好打洞,肯定在这里打了很深的洞穴,用树叶遮住了洞口,不仔细看还发现不了。
獾很聪明,在挖洞筑巢时不会只留一个洞口,老皮吩咐哥几个在附近仔细寻找别的洞口,大家分别在不同方向,找到几处洞口。
老皮有经验,让大家分头用碎石,把其余洞口全部封死,只留两个最近的洞,然后先把其中一个洞临时封住,再到另一个洞口去,砍了很多干湿树枝,都填在洞口,然后放火点燃树枝,干湿树枝混在一起,不易燃烧,冒出大量浓烟。
此时把另一个洞口打开,受到洞内流动空气的影响,呛鼻的浓烟开始向洞内扩散。
这个洞口有火,受惊的獾肯定不能从这个口子出来,老皮领着几个人在另一个洞口张着一只大麻袋,遮住洞口,被熏的晕头转向的獾从这个口出来,必然一头扎进老皮的麻袋。
大约等了半个小时,却没看到一只獾出来,老皮挠了挠头说不对啊,这么长时间这些獾不应该不出来,难道咱们漏了洞口吗?
哥几个火急火燎开始四处查看有没有别的洞口,让这些獾逃跑了,就没肉吃了呀。
我父亲也跑去稍远的地方查看,他碰巧听到一个凸起的岩石附近有声响,绕过岩石,发现这岩石后边的碎石浮土往下塌陷了一点,出现了一个小洞。
然后从洞中探出一个黑白相间的毛茸茸的脑袋,正是从獾窝里逃出的獾,看起来是熏的不轻,动作并不快,爬出洞口之后,有几个月的小狗仔那么大,是只上了年纪的老獾,我父亲正要叫人,那獾发现了我父亲,却没有逃走,而是向着我父亲两前腿弯曲着地,它在下跪!
这老獾眼中含泪,不知是被烟熏的,还是在哭泣。
我父亲被这样的场面惊到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僵持不懂,任由后边几只体格稍小的獾钻出洞口逃离。
这时老皮正巧赶了过来,看到獾从这边打洞逃跑,一边叫人一边抡起手里的铁锹砸了过去,这獾转身逃跑却没想到被铁锹打伤了后腿,老獾一声悲鸣跌倒在地。老皮身手敏捷,不给它喘息的机会,顺手抄起一块两个拳头大的石头朝着它的脑袋就砸了下去,老獾扑腾了几下便没了动静。
最后的结果就是几人只抓到这一只獾,其他人也没有怨我父亲放跑一窝獾,毕竟獾跑的太快,已经出了洞几乎很难抓到,能有一只已经不错了。
老皮说我父亲看到獾下跪是被獾迷了眼睛,上岁数的獾都会迷人心智,我父亲是不小心着了道了。
几个人兴高采烈得扛着这还算肥硕的獾回去了,老皮给每人都送了獾肉,父亲因为对这獾对自己下跪的事情心机膈应,没有要自己这一份。
后来听说这几个吃了獾肉的,都得了怪病,脸上长出黑黑的毛发,还怕阳光,找中医治了好几个月才治好,自此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在山里见过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