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讲述了战国时期公明仪为牛弹奏乐曲的故事。对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对不懂得美的人讲风雅;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细思这个成语,发现这种尴尬的情影经常会出现我们的生活或者是工作中。
(一)
公司推出了新品,要做一场新品活动,王姐看最近入职的小可表现很不错,于是与小王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沟通,从产品到活动,应该要注意的全部都说了,确定小可明白了解后,就让小可来做这次的活动方案。
两天后,王姐看着小可提交上来的活动方案,只问一句:“卖点在哪里?”就打回了小可辛苦加班做出来的方案。
对于王姐来说:看到这份方案后心中十分的失望,因为小可已过了试用期,在公司任职两个月了,经历了两场新品发布活动,一场公司策划大促活动,有了参与活动的经验,自己还手把手教了两小时,但是小可竟然交了一份连“卖点在哪里”都没有的方案......
而小可心里却很委屈,当听到王姐让他做新品方案时心中十分的高兴,因为这代表着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认可,在听王姐传授了经验后,怕写不好,还特地去翻看了之前的活动方案,加班加点用最快的速度做出来,我看了很多次,觉得很好了才提交的,这里面明明我写了卖点,为什么说没有,这不是故意挑刺的吧!
(二)
没有办法,小可只能再次修改后提交,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还是被王姐审核不通过,还是同样的理由“卖点在哪里”,王姐看小可确实不知道怎么改,又沟通了两小时,小可回到位置后很郁闷,找了老员工的小丽诉苦,小丽听完后,让他把两份方案都拿给她看。
小丽在这家公司任职了一年,也是王姐一手带出来的得力干将,在看完小可的两份方案后,小丽问小可:你的这两份方案你自己都很满意,没有什么要改的,但是王姐让你重写,对吧。小可一脸知己的看着小丽,对,其实我觉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王姐就是不给我通过,是不是因为我是新人所以王姐想打压我啊!
小丽正色的告诉小可:王姐人是真的很好,从来不会打压别人,也不会故意挑刺,你来公司两个月了,你应该明白王姐的为人,你来这么久了,不要把自己当成新人看。王姐一开始就教了你,第一次打回的时候王姐提醒你卖点这个重心,你在第二次并没有突出来,我们来看,你的方案里面所有的观点都是以你的角度去出发写的,王姐所说的卖点不是让你把这个产品的介绍原封不动的抄上,而是客户需要的卖点,也就是为什么他们要来买这个产品的买点,你需要从客户的角度去出发,并且这场新品活动会的对象不仅仅是新客户,还有我们的老客户,针对这两种类型的客户他们需要的买点来做方案,说句实在话,在这里面真的没有看到。
小可接过方案一看,将自己当成消费者来看,并没有什么吸引人购买的点,向小丽郑重的道谢后,再次递交修改过后的方案,当然,答案显而易见,通过了。
(三)
原本两天可以提交的方案,却花费了一周的时间,王姐花了时间细心的与小可沟通,但是小可一直没有领会到重心,所以一再的失败。可见,沟通是很重要的,一场有效的沟通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与精力,但是我们本身就是处于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职位,如何才有让有背景差距的彼此不在“对牛弹琴”,而是“有的放矢”的沟通到位呢?
在一场对话完结后,大多数的人都会认为自己已经表达很清楚,对方应该很明白了,但是事实上对方不一定能理解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就像王姐认为自己表达很清楚了,可小可却没有写出自己想要的方案,因为关键的重心小可没有抓住。
如果想要更好更快的完成方案,我们在第二次进行沟通的时候,可以很直白的对对方说:“真的非常抱歉,这次写的不够好,您刚讲的那个卖点,我有点不太明白,您看要如何表达才能更好呢?”【首先我们先调节一下整体的气氛,将尴尬的场面化解掉,然后在引导对方讲出她认为不可以的地方,抓到了对方想要表达的重心后,然后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关于您所讲的卖点,我觉得可以这样子......,您看怎么样?”,我相信对方一定会告诉是否可行,如果不可以理由是什么?这样子方便我们将需要改正的地方修正好,达到沟通所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