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柜上放了一瓶橄榄油,包装精美,估计得有2升,放了几年了,还在放着。前年河源的一位朋友很有心,拉了20斤茶油来,没吃,是否还在放着,我没把握——之所以没把握,是因为我们家妻子不常做饭,一个月绝用不了一斤油。家里的油多数被她作为礼品送人了。所以茶油是否还在,有待进一步确认。湖北老家带回来的麻油倒是有尝过,因为妻子和女儿都爱凉拌香菜黄瓜,用麻油就特别香。至于老家的菜籽油,我敢保证,妻子绝对没用过。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菜籽油的味道我太熟悉了,小时候最怕菜籽油,现在摇身一变,原来没人爱吃的菜籽油,现在倒成了绿色食品,抢手的很,卖的贼贵。
所以,现在我做饭,用的都是花生油——小时候花生是稀罕品,花生油更是闻所未闻,如今成了大路货,不值钱了。这世界,确实不同了。
但小时候不是这样的。
在我20岁以前,我吃过的油共有三种:菜籽油最多,因为油菜比芝麻高产。春天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过了几个月,全长成一人多高的油菜,打下的菜油是一年的主要油品。直接食用是不成的,有股味道,只好每次倒出几斤菜油,大锅猛火烧至沸腾,丢几个萝卜丸子或是豆腐块,煎炸过后才能吃。此所谓“炼油”——生油变成熟油,味道就好一些多,但总免不了菜籽油的味道。说实话,如果用的菜籽油,几十年后只要尝一口,我就敢肯定的说,“这菜是菜油炒的!”,绝不会出错。
麻油那就金贵多了。一是芝麻本就产量低,还经常长胖胖大大的肉虫——估计因为芝麻叶特别香。二是芝麻还有许多其他用途,不能全用来榨油。比如加砂糖炒成“芝麻盐”,又香又甜,比如锅贴上撒几粒芝麻,又好看又香,等等。一年到头,估计也就那三二十斤麻油。因为少,所以宝贝;因为宝贝,所以感觉特别的香滑,就是一碗葱花鸡蛋面,滴上几滴麻油,也是整碗面都香。
第三种是小时候的最爱。那就是猪油。我没杀过猪,但我记得猪油分两种:一种是板油,又白又厚;另一种是水油,有点像老母猪肚子上松弛的肥肉。也不知道是那种油,熬出油后剩下的油渣,加点盐,香的连舌头都想咬下去。实在没菜的时候,猪油拌饭其实也不错,正如晚意小时候最爱吃酱油拌饭一样。至于红糖拌饭,这是我妈想出的馊主意,害得我一辈子不吃糯米,不爱吃甜,缘由就在于给妈妈投喂的我反胃。
来广东后,吃上花生油了。惠东多祝,和一帮年轻老师吃食堂。老郭主任的爱人做饭,每天在小黑板上写着“上肉三斤,花生油一斤,青菜若干”等等。说起来实在掉眼泪,所谓的“上肉”,是如假包换的五花肉,而且据我观察,绝对是猪腹部最软的那部分,要我说,不是上肉,是如假包换的“米猪肉”,肉片还带锯齿的。至于花生油一斤,我就看不出了,反正我不爱油腻,能见到油星子也就罢了。但有一件事我还记得,有天中午的饭菜实在叫人伤心落泪,大家一气之下,全体反扣饭碗和菜碗,20来号人,愣是一口没吃,算是对郭家阿姨“上肉三斤,花生油一斤”的无声抗议吧?
好了,天黑了,要走了,就此打住。问题是,标题有点不知道叫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