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小鱼口述,鱼妈整合资料,半原创。
去年,我从小鱼那里得知了物理学四大神兽的存在,昨天我发现一个朋友在朋友圈推荐了一部关于“薛定谔的猫”的科普视频,这激发了我与大家分享这四大物理学“神兽”的兴趣。
这物理学四大神兽分别是:薛定谔的猫、芝诺的乌龟、拉普拉斯兽和麦克斯韦妖,它们分别对应着微积分、经典力学、热力学第二定律和量子力学。
下面,我按时间顺序分别介绍一下它们。
1. 芝诺的乌龟,微积分的象征
芝诺的乌龟是由古希腊数学家芝诺(约公元前490年至约前425年)提出的,他是古希腊的数学家、哲学家,以芝诺悖论著称。芝诺悖论是一系列关于运动的不可分性的哲学悖论。
芝诺提出:阿基里斯(荷马史诗中的赛跑英雄)和乌龟举行了一场赛跑,并让乌龟先跑100米。假定阿基米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现在,比赛开始了,当阿基里斯跑了100米,到达乌龟的出发点时,乌龟又向前跑了10米;
当阿基里斯又追上这10米,乌龟又向前跑了1米;当阿基里斯再追上这1米,乌龟又跑了1/10米……如此继续下去,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
这个悖论引发了关于无穷、连续和部分和概念的深入讨论,也被认为是微积分学中的无穷求和问题的早期形式。
2.拉普拉斯兽,经典牛顿力学的代表
拉普拉斯兽是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西蒙·拉普拉斯于1814年提出的一种科学假设,它能记录下宇宙中的某个时刻每一个原子确切的位置和动量。然后,可以使用牛顿的简洁公式,瞬间算出宇宙的过去与未来。
在物理学领域中,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界普遍存在客观规律和因果联系,如果物理系统的状态和变化率在当前已知,那么这个系统的过去和未来都是完全确定的。比如牛顿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运动轨迹是由初始条件和受力情况决定的。
科学家们通过公式推导,可以准确地计算天体运动的规律。世间万物都可以用物理规律来解释,每一个物理事件之间都遵循严格的因果关系,当出现坏的结果时,他们相信肯定存在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并且是一一对应的。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决定论。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表明,我们无法同时精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因此无法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所有事件。
随着对微观粒子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旧有的经典理论无法解释微观系统中的一些现象,如波粒二象性、量子纠缠等。这些发现使得决定论的适用范围受到限制。
混沌理论的发展也进一步限制了决定论的适用范围。混沌理论表明,一些系统在受到微小的初始条件扰动时,其长期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无法通过过去的初始条件预测未来的状态。人们熟知的气象学上的“蝴蝶效应”就是典型的例子。
所以,现在的人们认为,拉普拉斯兽只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而非现实中的存在。
3.麦克斯韦妖,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挑战
麦克斯韦妖是英国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在1867年提出的一个理论上的设想,用于挑战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熵(即系统的混乱程度)总是倾向于增加,也就是说,系统总是朝着更大的混乱程度发展。
然而,麦克斯韦提出了一个假设,存在一种叫麦克斯韦妖的具有超自然能力的生物,它能够识别并控制单个分子,从而使得系统的熵能够减少。
麦克斯韦妖的概念被用来探讨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极限和局限性,以及如何使用这种能力来逆转热力学过程。这个假设也引发了关于信息、控制和量子力学等方面的深入讨论。
4.薛定谔的猫,量子力学的假设
薛定谔的猫是由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1935年提出的,薛定谔的猫这个假设旨在描述量子叠加和测量问题。
薛定谔的猫思想实验,指的是一只被关在密闭盒子里的猫,盒子里有一些放射性物质和一个装置,一旦放射性物质衰变,装置就会使锤子砸碎毒药瓶,将猫毒死。反之,衰变未发生,猫便能活下来。
这个实验揭示了量子世界的不确定性原理,即在打开盒子之前,猫的生死状态是未知的,它可能既死又活,呈现一种叠加状态。
这个思想实验揭示了量子世界中微观粒子状态的奇特性质,即观测结果受到观测者的干扰,即观测者的介入会影响到被观测系统的状态。
这种影响在量子力学中尤为明显,因为量子世界中的粒子状态是高度不确定的,直到被观测者观测到之前,它们都处于一种叠加态。
当观测者对量子粒子进行观测时,观测者的介入会干扰到粒子的状态,使得粒子的状态发生改变。这种干扰具体表现为,观测者对粒子进行观测后,粒子的状态会从叠加态变为确定态,从而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所以,在量子力学中,我们强调观测者必须非常谨慎地进行观测,以避免对被观测系统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5.结语
这四大神兽在物理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对应着不同的物理学领域,而且也揭示了物理学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思想。
这四大物理学“神兽”虽然都是假设或思想实验,但它们都揭示了物理学中一些深奥而奇特的概念和原理。
通过了解这些“神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和科学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