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评价《芳华》之前,先来聊聊冯小刚这个人。
1958年,冯小刚出生在北京的一户普通家庭,他小时候住在车公庄附近,父母很早就离婚了,他从小和姐姐,母亲一起生活。
1978年,高中毕业后,冯小刚人伍,在北京军区战友京剧团任美术组学员。3年后提成23级小干部,时任美术设计。
那时的文艺工作者所受到的社会尊重,相当于如今BAT出来的IT精英。
生活安稳,工资高。
还有军装可以随时显摆——一水儿的三接头皮鞋皮手套,军装是毛凡尔丁的料子还垫肩,大衣是马裤尼的,栽绒领子,后腰上还有一道横杷,缀着两粒八一军扣。
《芳华》中有个情节,何小萍入伍第一天就要拍军装照寄给父亲。换成现在,大概是入职阿里巴巴第一天,就着急想和马云合影发朋友圈。
那自豪感非得九张照片连发,刷爆大半天朋友圈的嘚瑟劲不可。
比较可惜的是,7年后,部队精简整编,冯小刚遭遇淘汰。
转业前一天晚上,冯小刚对着他妈说:您坐好了我给您敬个礼吧,您好好看看,明天儿子就不能穿军装了。
母亲也很动情,这孩子真懂事啊。
然后说:你穿什么也不如穿军装好看。
多年之后,朋友推荐冯小刚一本叫《你触摸了我》的书。
小说的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讲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有文艺才能的少男少女自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部队文工团。
更凑巧的是,这本书的作者就是当年同一个文工团隔壁舞蹈队的严歌苓所写的。
拥有共同的青春回忆,让冯小刚特别触动记忆中的大观园。
于是,冯导就高呼着:“我要拍出青春与美好”
02
但,冯导却忘了小说的主旨是以70时代中产阶级小人物的视角,用隐晦的词汇阐述了群众对特殊时代下社会的不满、痛恨和诉求。
冯小刚说:
记忆就好像是一块被虫子啄了许多洞的木头,上面补了许多的腻子,还罩了很多遍油漆。日久天长,究竟哪些是木头哪些是腻子哪些是油漆,我已经很难把他们认清了。
甚至还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我认为记忆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是早年就补上去的腻子,而被我忽略的部分却有可能是原来的木头。
但很显然,冯裤子拍这一部回忆往昔的《芳华》的时候,压根没分清这是木头,还是木头贴膜。
所以,一本隐忍的批判小说被活生生改编成,一部歌颂荒唐岁月吟风颂雪的国产青春剧2.0。
为了把电影拍得青春和美好,冯裤子把电影的重点放在MV的华丽剪辑上。
从独唱到合唱,再到集体KTV,单位联欢……音色音准,舞姿动作,尽善尽美。
有人说,这次冯导没挑小鲜肉是对的。
我说,这次冯导挑选能唱能跳得舞蹈演员才是对的。
好的MV,好的伴舞,才不是那些PPT演技的小鲜肉能够拍的吗?!
面对影片主次不清的故事线,冯导则用旁白来推进剧情。
这带给观众很多新奇的跳跃感受。
如,用旁白呈现何小萍被人人唾弃。
如,用旁白呈现刘峰伤心欲绝战场求死。
如,用旁白表现何小萍看透组织的虚伪、无情。
如,用旁白推进剧情何小萍变成神经病。
再如,用旁白勾勒刘峰与何小萍不知何时开始的感情。
电影的技术上加上语音说书的形式,给予观众以视觉与听觉双重享受。
通俗一点讲,就是图配文配音乐地讲故事!
这波操作可真是70年代的情怀之作!像听书一样看一场电影!
没有旁白部分呢?
有散碎的故事支线:青春友情,三角恋,聚散分离,老歌回放……
这种“旁白推进主线,画面丰满支线”的超后现代主义表现形式,我的小学老师称之为“流水账”。
冯裤子说,这叫美好!
03
当然,电影的最大败笔在于它的价值观。
小说中,在那个价值观标准统一的年代,集体无意识的对个体进行着迫害,善恶扭曲,让人会得失心疯。
可电影《芳华》用丰满的暖色调青春,润饰以主角穗子为代表的社会漠视者对善良的欺负。
因为冯导只想看他回忆中的文工团士兵的青春之美,淳朴之美,爱情之美……
用最美好的色调布景去赞美这些,传播这些。
颂扬声遮盖了社会撕裂的伤口,完全规避那个黑暗时代,群众眼里的无奈和身上遭遇的不公。
冯导不干在别人伤口上撒盐这么残忍的事。
冯导只是在别人伤口上撒香水,青春洋溢,美好色香!
“红肿之处,艳若桃花;溃烂之时,美如乳酪”
04
时间回到冯小刚转业前待业的某一天晚上,在战友的家里聚集了一群来自不同兵种的同志们,其中有几个还是军艺的女兵。
蒙着纱巾的台灯,发射出散漫的光线,房间里显得有些影影绰绰,似是而非。
录音机里播放着邓丽君、凤飞飞和奚秀兰的歌曲。
歌词撩动着年轻男女骚动的内心,给予待业冯小刚莫大的抚慰与感动。
只不过,“感动”,有时是一个贬义词。
谁也不知其中有多少畸形的审美、病态的逻辑;
谁也不知多少人在感动的掩护下逃避了自己的责任,阉割了自己的人性;
甚至还有许多感动,本就是为了来歌颂盛世,璀璨人生,然后留下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