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渔村人,竟不知道虾的嘴巴长在哪里。
湖边,闲聊。有人钓鱼。一会儿,突然听人一声叫:鱼上钩了。转头一看,只见那人右手一抬,左手往上一扳鱼竿,把钓线往上一拽。还真钓到一条鱼。不对,怎么那么小?颜色还发白。拉近看,原来是只虾。
被钓上来的虾,先顺着钓线被放到了地上,刚好在我身后不远处。我转身一看,真是只虾,鱼钩还挂在虾上面。那一刻,心突然一动:虾怎么吃的饵?嘴巴在哪里?
仔细一看,鱼钩被挂在虾两凸凸的眼珠子中间下面,大概半厘米的位置。莫名的一阵汗颜:以前居然没注意过虾的嘴巴长在哪里,我还是个南方渔村长大的人,甚至都没想过虾还有嘴巴。
钓鱼者把虾取下来,扔进水桶里,鱼钩上的蚯蚓段子还在。他接着钓鱼,我们接着闲聊。
虽然时间过去了,这件事,却居然就这么隐隐约约哽在心里:我对自己“熟知”的东西,到底忽略到什么程度?
仔细一盘点,居然都一样。
自己的身体每一个部位具体结构怎样?隐隐约约。
每次生病,病起何处,怎样的机理?猜的。
每天吃的东西,营养几何,吃多少合适,怎么吃对身体最好?光知道图个嘴快和肚子饱。
每天抽的烟,它的危害到底到什么程度,危害的机理是什么,如何减轻如何杜绝?好像很厉害,其实不明确也没感觉。
每天穿的鞋服到底适不适合身体需要,怎样才是最合适?漂亮舒服就行。
钱,每每想着赚钱,钱流转的机理是什么,怎么能流进我的口袋?光知道打工,其他不知。
……
够了,不必再往下说。连最切身的东西都不清楚,还有什么能清楚呢?
怎么会这样?
恐怕,这还得从我们的学习认知之路说起吧。
从我们能记事起,我们所有学到的东西,主要是看表面,不懂的可能会问,这是什么呀,这是为什么呀?……但回答的人往往水平有限,他会根据他的认知水平,把他习以为常的东西,直接会告诉你:一直就是这样的,没有什么为什么,你记住就好了。
上了学,老师也只会告诉你书本里的东西,而且以“记住”为主要手段,甚至是唯一手段。并且,用考试成绩引导你这么去做,按他说的做,考试就能成绩很好,能受到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甚至整个圈层人的鼓励和奖励。大人都受外界鼓励的束缚,更何况是小孩子。碰到问题特别多的小孩,不按老师说的来,考试成绩不行,他受到的压力,上过学的人们应该都深有体会的吧。
既然如此,那你还问那么多问题做什么?乖乖按老师说的做就好了。久而久之,也就锻炼出了同样思考方式和做事方式的人。环境总是把人磨成它一直以来的样子,谁试图改变它,谁往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又有几个人有那么大的勇气去承受这种代价呢?按环境的需求来做,最简单了。
于是乎,大人们不懂的东西、考试以外的东西,我们是不太接触的,更别说观察和思考了。而且,越长大越关注得少。因为越长大,你越没精力关注工作和生活以外的东西了。更有其者,光关注工作赚钱,连生活都不见得还有了。你哪里还会去观察和思考虾的嘴巴长在哪里?
令人不安的是,我们似乎还被培养出了一种习惯:别人在意的事,我们也在意,别人不在意的事,我们似乎就没心思关注了。
别人在意你有没有钱,有没有地位,你也是这么去努力的。就像钱和地位就是人生唯一目标似的。
别人并不在意你喝酒会不会损伤你的身体,你貌似也不敢在意,因为你在意了身体,就没法应对别人的敬酒,而可能导致“不给面子”。
你所学的,所写的,只在意别人喜不喜欢,而不太在意是不是自己心仪的。因为别人不喜欢,你的内容就没有市场了。
你吃的好不好,穿得好不好,是以牌子为依据,以贵不贵为核心,而不是自己舒服不舒服。
可怜的是,习惯了这样的判断标准,当没其他人评判的时候,你还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吗?
最近因为小孩上学选学校的事儿,听说了一些华德福学校的事情。据说,它秉持的是德国的教育理念,让孩子自己多体验,多观察和思考,但并不在意传统学校的考试成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我感知力特别强,观察和思考能力也很好。 有些家长希望孩子有更多的体验和自我观察思考,把孩子送到这里。但到了中学,就开始转移到传统学校,因为将来要中考和高考,不应付传统应试教育,怎么选心仪的大学呢?考不上像样的大学,将来工作怎么办?
就像柴静《看见》中“无能的力量”描述的卢安克,他来自德国,在广西山村里支教,他思想非常有深度,对孩子们有爱心,孩子们甚至叫他“爸爸“,但却不会教孩子们考试。他说,他不敢要工资,因为那样学校就会跟他要考试成绩。即使如此,他还是在那里待了好多年。但是,当他结婚三年后,却只能随着妻子的心愿,一起到浙江去打工。他不能再只由着自己的想法,他已经是个丈夫,而不是他自己。
即使如此,也未必就需要心存太多的遗憾。说到底,也无非是取舍而已。(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