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算是一个经典的情节了。它显示出了晁盖、吴用等人的足智多谋。又批判性地指明了杨志的粗鲁、不近人情。但智取生辰纲本身也有很多疑问,那就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吧。
杨志:
杨志之前是五侯杨令公之孙,因失陷了花石纲,之后大赦,所以他这次特别小心谨慎,什么打扮啊,军人啊,时间啊,全都是他来定。杨志在路上也是对众军人又打又骂,完全不理会他们的感受,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这也激化了杨志与众人的矛盾,从而为他们失陷生辰纲奠定了基础。
士卒:
那些士兵们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可他们也是人,杨志让他们每天大中午出发,而且还挑着重担,每次一停下就挨藤条,这要是换做常人,即使再有体力,也会支撑不住的。一次凌晨,众士兵都起来准备趁凉了赶紧走,杨志却不许,拿起藤条就要打,众士兵只得睡了。从这以后他们一个个无不埋怨杨志,以到后来发生冲突,失陷生辰纲。
老都管和虞侯:
老都管和虞侯虽没受皮肉之苦,却也是在大热天行走。导致他们和杨志发生了根本冲突。杨志最终把他们也推到了对立面,风险能力也因此大大削弱,最终失陷。
晁盖等人:
与杨志他们不同,晁盖等人团结一心,组织紧密。从公孙胜、刘唐那里得来情报,再加上吴用的神机妙算,层层计谋。却因为杨志和他的众手下发生冲突而层层胜利,最后夺取生辰纲。
换个说法,如果杨志宽容一点,对中层能够尊重,对下属也不打骂不责罚,而是选择体谅,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大家团结一致,走在同一条“战线”上。那么晁盖等人也不会轻易获取情报,也不会轻松使他们放下警戒心,也不会那么容易迷惑众人把生辰纲抢走,如果杨志能改变态度,生辰纲也许就不会失陷。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他失败的原因,那就是: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