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10)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黮暗,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
罔两问景曰:“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何其无特操与?”景曰:“吾有待而然者邪?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邪?吾待蛇蚹蜩翼邪?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译文:
“假使我与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你就果然对、我就果然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就果然对,你就果然错吗?我们两人中有一人对,有一人错呢,还是我们两人都对,或者都错呢?我和你都不知道,而他人本来都有偏见。我让谁来评判是非呢?如果请与你观点相同的人来评判,既然他和你观点相同,怎么评判呢?如果请与我观点相同的人来评判,既然他和我的观点相同,怎么评判呢?如果让不同于我和你的观点的人来评判,既然观点不同与我和你,怎么能评判呢?如果让观点与我和你相同的人评判,既然他的观点与我和你相同了,怎么能评判呢?那么我和你及他人都不能评判谁是谁非了,还等待谁来评判呢?”
“是是非非变化的声音是互相对立而成的,若要是他们不相对立,就有用自然之道来调和,顺应其自在的变化,以此享尽天年。什么叫作用自然之道来调和天地万物呢?’是’也是’不是’,’然’也是’不然’。’是’若果真是’是’,就和’不是’有区别,这样也就不须辩论了;’然’若果真是’然’,就和’不然’有区别,这样就也就不须辩论了。忘掉生死年岁,忘掉是非仁义,遨游于无穷的境地,由此也就能寄寓于这无穷的境地。”
罔两问影子说:“刚才你行走,现在你停下;刚才你坐着,现在你起来,你怎么这么没有独立的操守呢?”
影子说:“我是有所待才这样吗?我所待的事物又有所待才这样的吗?我所待的就像蛇凭借腹下的鳞皮而行,蝉凭借翅膀而飞吗?我怎能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怎能知道为什么不会这样!”
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翩翩飞舞的一只蝴蝶,自我感觉快意极了,不知道自己是庄周了。忽然醒了,自己分明是僵直卧在床上的庄周。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化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化为庄周呢?庄周与蝴蝶,必定是有分别的。这种物我的转变就叫做“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