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花不如野花香
投资者对成长股往往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对于现有的价值却视而不见。但实际上,几乎每个国家低估值的价值股的长期投资回报率都显著优于高估值的成长股。如同陈奕迅《红玫瑰》里的那句歌词“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2.过度自信
1999年,哈佛行为金融学短训班内的教授曾做过这样一个调查,他以不记名方式对在座的美国基金经理提了两个问题:你退休时能有多少钱?在座的人退休时平均能有多少钱?结果显示,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平均是3000万美元,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平均是300万美元。也就是说,基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比平均水平强十倍。
3.仓位思维
一旦买了重仓股,我们便习惯从结论出发,小雷达只接受有助于提升股价的消息,而完全屏蔽不利的消息。有了仓位的影响,思维就变得不客观,这称作“仓位思维”,在心理学上叫作“确认偏误”,民间叫“屁股决定脑袋”。
4.抛锚偏见
抛锚偏见是将原有股价当成了合理的参照点,股票涨多了就该抛,跌大了就要买。然而股票是否值得抛或买,看估值比看近期涨跌更可靠——基本面大幅超预期时会越涨越便宜,反之会越跌越贵。
5.短期趋势长期化
某公司利润去年是6毛,今年7毛;管理者报成去年5毛,今年8毛,市盈率瞬间就上来了,增长高达60%。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投资者有把这种短期趋势固化为长期化的倾向,习惯根据现在的增长预测未来的良好趋势。把不可持续当作可持续,是成长股陷阱和周期股陷阱的共性。
6.亏损厌恶症
我们之前分析过,价值投资和买入成本无关;该不该卖也与你是否亏损无关。
7.标题党
即投资者容易对新闻标题做出过度反应。例如日本核事故时,某些股票因为能为日本提供少量救灾物资药品而大涨,股票看似正在经历震荡,实际上多是昙花一现,持续不了多久。
8.榔头症
投资者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搬用一样的投资方式,这就是榔头症。在一个榔头眼中,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钉子。然而不同国家、不同行业适用方法不同。如美国消费股多,适合价值投资;加拿大资源股多,适合趋势投资;互联网买龙头,休闲服装买成长。
9.选择性记忆
你还记得你去年亏损最大的是哪几只股票吗?你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吗?不记得了。对持有的牛股津津乐道,对踩过的地雷避而不谈,这种选择性记忆正是提高投资水平的障碍。
10.差点就赢
“只差一点点”的痛苦,我们都有体会过。例如错过航班,just错过3分钟比错过30分钟更令人沮丧。与成功擦肩而过比从未接近过成功更令人难以接受。这也是赌博中常见的套路,以此为诱饵让你越赌越大,甚至上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