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被尊称为“诗圣”的原因

【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作者

诗的品格,就是作者的眼界。作者的眼界,来自内心深处的世界观。如果是汲汲于名利,只关心个人的浮沉,那最终心态会走向狭隘,从怨到恨,从恨到毒。杜甫感受着个人的痛苦,又把视线看向广阔的大地上的众生,万万千千的寒士,才写的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一个人的终极目标是成为大商人,那最终想要的就是赚取天下人的钱,成为首富。一个人的终极目标是诸葛亮,那他最终想达成的是匡扶社稷,令黎民百姓过上好生活,政治清明,辅助君王成就名垂青史的事业。

杜甫心里想着的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的心胸从“会当凌绝顶”开始,就“一览众山小”。

他的肉身虽然困在贫病中,处于卑微的官职上,但他的灵魂,却升得很高,抽离出来,升到天空,俯瞰着大地众生。这也是他的视角壮观博大的根本原因。

这也是杜甫在唐朝地位不高,在后世却越来越重要,被尊称为“诗圣”的原因。

..................................................

以上内容摘自书籍《人间幸有好诗词》由著名文学作家“沈嘉柯”老师著作。

全书共35篇,涵盖中国重要的诗人和诗歌,沈嘉柯老师撇开了那些俗套腔,与读者分享新鲜的感受和解读。

一首诗,一首词,千百世都在传颂,不是因为别的,正是因为这些国学文化令我们心动,令我们顿悟。

这些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文化千年传承的家国情怀,领略到古典诗词的不朽之美。

好啦,今天的分享呢,就到此为止吧。

..................................................

“读书识字的最高目标,是成为一个聪明正直,对社会有益的人。”

我是【旅韩卧龙青年 - 大熊】,一个九零后,来自华夏,来自璀璨的中华文化。志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旅韩青年。

我在海外与您一起 “ 知文学,读好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