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得自由,无染纯净心。
层层净化意,转世成妙通。
戒心见净化,度疑亦无踪。
禅宗里有好多大德,说走就走。心没有任何污染,非常纯净。
“层层净化意,转世成妙通。”说的是,要层层净化自己的心,层层净化自己的心念。把世间的一切,都转化成一种妙通——通达和妙用。
只要净心,烦恼就会变成菩提,行、住、坐、卧,世间法的一些行为,就变成了利众。这时候,转识成智,五种烦恼也化为佛的五种智慧。
唐代道宣律师的《净心诫观法》中说:“所谓净心,即于现行烦恼、诸种病患等,修习对治,即时能随分解脱,垢染渐灭,心转明净,发生定慧,起大乘清净信心,趋向菩提种性住处,以今微因,后当感果。”
“戒心见净化”,何为戒心?《三藏法数》中说:“谓心回向佛,则于净戒,安住不失。经云: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无为,得无遗失,名曰戒心。”戒心自然俱足,见地自然净化。因为他已经看到了实相,所以就没有了疑惑。
“度疑亦无踪”,这时他所有的怀疑、所有的猜测、所有的疑虑都消失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不过,烦恼难断,习气难除。如果你从来不抹木制的饭桌,那么油迹污渍就会慢慢渗到桌子里面去,成为桌子的一部分。一旦你发觉这对健康无益,想擦干净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红尘中的我们,就像生活在狼群中的孩子一样,经过长期的熏染,诸多习气已经像附骨之蛆一样融入了我们的生命。更别提肉体这个家伙,它就像任性又狡黠的孩子一样,总在用各种借口向我们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比如,“我累了,睡一会儿吧”、“我饿了,今天想吃点好的”、“我穿那件衣服更好看,你就不能把它买下来吗”……
所以说,明心见性之后,我们仍然必须时时提起正念,一次又一次、一层又一层地净化我们的心灵,净化我们的心念,安住于明空当中,消解我们的诸多猜测与怀疑,将世上的一切——无论顺境还是厄运,包括行住坐卧间的种种——都化为妙用,滋养我们的心灵,拓宽我们的心量。禅宗里有好多大德,说走就走,心里没有任何染污,非常坦然。我曾写过一首诗,诗云:“我心如朗月,遍照天下人。”诗中描述的,便是那种毫无渣滓的纯净、坦然。
久而久之,当我们如法修行,消除了心灵上的所有污垢,还原了心灵的清净无染时,我们的身心就会得到自由,这就叫身心自在。修气脉明点的目的,不但是要心灵自在,身体也要自在。
佛教解脱的真正本义便是自由,我们也称之为自在。它跟许多人理解的“自由”不太一样。人们通常认为,外界制约了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所以他们才感到不自由;但佛教认为,自由应该是完完全全的自主,是一种“纵横无碍”的境界。而且,佛教提倡的自主,是一种心灵的自主,是觉悟后不再被虚幻的外相所动摇的自主,是一种主动且坚定地做出选择的勇气,而不是一种盲目的固执。不过,人们普遍认知的“自由”与佛教所认为的“自由”之间,还是有相通之处的,那便是两者都强调要“摆脱束缚”。两者间唯一的区别是,人们普遍认为,束缚是外部世界强行施加在我们身上的东西,所以他们希望且要求外部世界发生改变;而佛教则认为,束缚是人因为认假成真而生起的执著,是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东西,所以真正的佛教信仰者们向往且追求心灵的改变,在他们的眼中,真正的“解脱”,应该是放下执著。
不同的观点诞生了不同的选择,也诞生了不同的追索之路,这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不过,我们的选择是否跟追求相一致,假如不一致,我们又是否甘愿承担选择与追求相左所造成的所有后果呢?我认为,这确实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不断反思的问题。
【随注53】《俗语佛源》中谈到了自由:没有任何障碍而能充分自主的成道境界,佛教称为自由。《坛经·顿渐品》谓:“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在,无滞无碍。”在经书中,“自由”与“自在”的意义差不多,可以连用。《坛经·顿渐品》又说:“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在自在。”自由自在就是见性之后“纵横尽得”的境界。菩萨成道,叫做“得大自在”。“大自在”也就是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大我”(见《涅槃经·德王品》)。
——摘自《光明大手印:实修顿入》雪漠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