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电影《跨过鸭绿江》,我的心情十分沉重,观影过程中几度落泪。
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就在我的家乡,我的城市,我也去祭扫过几次,然而感受是不一样的。从历史课本上或者新闻中看到的文字是客观冷静的。观看这部纪录片式的电影让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那个敌人环伺的年代。我看到的是有温度的真实历史,直观的是那场充满激情,遍洒热血,让我禁不住流泪和心塞的战争。
彭德怀司令在我中国志愿军与美军等所谓联合军作战的时候,因为前线战士没有食物,嘴里含着石头充饥,而给毛主席发电报,只有六个字:饥无食,寒无衣。看到这里,我好心酸啊!前方的战士浴血奋战,不止在跟美军和南韩等军队作战,还要跟饥饿、跟寒冷、跟疲惫作战。
真的是坚强的意志和军人绝对服从命令的纪律,还有那一颗颗甘愿为祖国奉献和牺牲的火热的心在支撑着他们。
38军在之前因为没有抵挡住敌人的进攻步伐,而受到了批评,然而在面临新的阻击任务时,竟然拖着疲惫的身体急奔140里,快速抵达三所里,有力地阻击了敌人。
50军因为是收编的队伍,他们的军长曾泽生始终觉得跟别的军不一样,希望在战争中浴血奋战,让他们能在别的军前扬眉吐气,不受人另眼相待。彭德怀的一番话,让曾泽生解开心结,豁然开朗,他们前线牺牲了无数士兵,所以唯一的要求是“我要兵!”
63军军长傅崇碧在别人看来是个儒将,怕无法担当硬拼的任务,但是当时只有他们军离我军物资存放和运输的中心铁原最近。所以司令命令他们顶住15天。最后在整军伤亡2万余人的基础上,经历了13天的艰苦抗战,终于成功地完成了任务。伤亡惨重的状况,令人潸然泪下。司令面对头上身上缠满绷带的63军说:“你们是我见过的拥有最整齐的军容,最盛大的军威的队伍。”
一个个我在抗战故事曾经读到过的
无比熟悉的人在这场战争中前赴后继地牺牲:毛岸英、黄继光、邱少云……
长津湖的战役更是悲壮不已,战士们宁可冻死也一动不动地守在自己的位置上,后来美军的将领看到了一个中国志愿军战士写的信,让旁边人翻译后,知道了这是群伟大的战士,他们的爱国之心和坚韧不拔的品质,即使作为对手,都肃然起敬,向战士的遗体敬礼。
看着我们的战士在物资装备缺乏,落后的情形下,动用一切手段和敌人拼命,用刺刀,石头,钢盔,手榴弹,炸药包……我真的心痛不已。看到他们没有食物,嘴里含着石头借以分泌唾液充饥,真是双眼一次次红了眼眶。
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太伟大了!太坚强了!太百折不挠了!
我无比热爱我的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这些无私奉献,以血肉之躯为我们后人换来和平和幸福的志愿军人们!
致敬!不忘历史,振兴中华!愿先烈们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