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息技术融合教学是不分国家、地区、种族、文化的政府级别教育政策,差别只在于其规模与推进速度。对一线教师而言,有积极应对的先锋部队,也有能拖就拖的落后队伍,更有冷眼旁观的事不关己族。根据多年带领学校发展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经验,大多数教师刚开始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时,总免不了犯下一些似是而非的错误,使得教学应用成效不尽理想。但其实只要稍加留意分辨,这些失误是可以被避免的。
归纳多年课堂观课的经验,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学常见的误区:
1 多媒体动态特效的PPT很生动
教室内安装计算机之后,几乎每一位老师都会在课堂上使用PPT教学,老师们经常耗费大量时间在制作每一张投影片的内容,并为他们添加动画和音效;有些老师则是把所有教材放进PPT中,所以在每一页窄小的投影片空间中打进几百个字,当作自己上课的提示,课后则直接当成讲义,而且这类PPT通常内含好几十张投影片。
在讲述为主的课堂教学上,PPT的作用是做为教师讲课时的重点摘要,若是文字太多,则学生听讲时必须分神在阅读投影片的内容;而若动画太多,学生会被动画效果所吸引,反而不会专注在投影片的内容。这两种PPT课件的设计都会降低听课效果,而且教师课前还必须花费大量备课时间来制作PPT,相对剥夺了精细准备教学内容与策略的时间。
观察教师在课堂上使用PPT的情形会发现,多数老师都是顺着投影片的安排,一条一条,一页一页地讲下去,形成所谓的”电灌”教学。如果PPT内容不是老师自己制作,而是直接采用教科书出版社所准备的课件,或是从网络下载来使用,都无法真正切合自己班上学生的能力需求,不仅降低教学效果,也使教师存在的意义大幅下降。
如果可以,尽量不要使用PPT来教学,若一定要用,就应让PPT内容能够精准传达教学信息,以提纲挈领的形式来制作,减少动画,把讲义与课堂教学PPT内容分开,以减低不必要的学习干扰,让学生专注在教材的内容上。
2 和学生一问一答很互动
很多老师很喜欢在课堂上不断对学生提问,并让学生举手回答,他们觉得这样的课堂很互动,而且学生的参与度高。读过「课堂上的互动、对话与思考」这一篇文章的人应该都还记得文中所举的英语课的例子,英语老师在课堂上经过连续十次左右的提问、请小朋友举手回答,感觉上课堂气氛非常活泼,而且也有师生互动,此时老师的心里必定觉得学生应该都十分了解这一段教学的知识点了。但当立即进行检测时突然发现,全班能答对这个问题的仅有40%,实际情况与教师感受有相当大的差距,以至于后续的教学就乱了方寸。
另有一次在高中语文课上,老师带领学生沉浸在优美洗炼的文字之中,教学过程同样穿插提问并请问哪位同学能够回答,再从举手的同学中随机选取一位起立答题,想当然耳这些同学基本上都能答出大致还不错的答案。但在几个问题循环后对全班提问时,学生能够正确答对问题的只有40%不到。
类似这种提问后让学生举手或使用反馈器抢答,然后起立回答问题,是许多老师在课堂上很喜欢用的策略。这种策略最大的吊诡之处是它让老师误以为全班学生都学会了,但其实多数学生是不会的!主要因为会举手回答的都是那些会的,或能答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副作用则是学习较为落后的学生渐渐地不愿参与课堂活动。
并不是说老师都不能实行这种教学策略,而是必须控制它的使用频次,以及思考什么样的问题适合使用这种方法。
3 急着想知道为什么大家都答对了,你却答错?
当老师提问,学生以反馈器作答时,若是绝大多数学生都答对,但只有少数两三位同学答错时,老师经常会翻开每一位学生的作答记录,并请答错的同学起来说明理由。这是一种课堂上普遍常见的现象。老师会这样做的原因完全出自于善意,也就是急着想知道「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题目,大家都会了,而你却答错了?赶快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只是这么做的时候,得到的学生回答通常是:「老师对不起,我按错了!」,或是「对不起,刚刚我想错了!」
当学生这样回答的时候,老师原先期望达到的目标全部落空了,反而让学生有被羞辱的感觉,因为他答错问题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但老师还让所有人知道「这个人答错了」,而且他是极少数答错的人,就像被人”斩首示众”一样。
那么是不是反馈器作答后一定不能翻牌呢?那倒不是,对于没有标准答案,适合进行思想碰撞的问题,或是有标准答案但学生回答的选项分布较为分歧等情形,都可以翻开每个学生的作答记录。即使是有标准答案且对错比例悬殊,答错的人占少数,妥善操作后续的课堂对话,也都能收到不错的效果,譬如像「课堂上的互动、对话与思考」一文中数学科郑老师的作法就满值得参考。
4 为了分组而分组的小组活动
将学生分成小组来进行学习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社会沟通与协作技巧,更能有效帮助教师分摊教学重担。透过任务指派给小组、经由分工来完成指定工作,或是两两朗读与聆听、检核彼此练习成果等,都能达到扩大课堂参与的目的。
不过有些老师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只单纯地分派了任务给小组,但缺乏组内人员的工作分配,以至于有少部分学生被排除在小组活动之外;或是让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并归纳结论,结果总是由小组长、组内学习成绩较佳或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主导或”霸占”讨论的内容与过程,完全达不到小组活动设计的目的,甚至造成学生彼此间的排挤现象。
小组活动的设计必须非常细腻,无论是采用团队合作学习(Team-Based Learning)、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或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的方法,都要仔细考虑细节,包括一份需要学生完成的完整任务分割与组合、组内成员所担负的工作项目、交流研讨与讨论的指导、小组上台报告代表的产生等,都要列入设计细节当中,并要给予足够充分的讨论与实作时间,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作用,才能让小组活动的效果真正显现。
5 让学生说出老师想说的话
有很多老师喜欢扮演如来佛的角色,不管学生这些孙悟空怎么变,都变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所以课堂上常会看到,虽然老师卖力地引导学生能有自己的思考,能够归纳总结要点,但是学生所做的归纳其实都在老师下一张PPT中,学生若有超出范围或遣词用字与老师的不同,老师也会设法让学生回到投影片的范畴,说出自己原来想说的话。
另一种情况是,当老师在备课时准备了PPT课件,课堂上大多会将每一页内容都讲过一遍,即使是学生互动研讨,归纳总结出结论之后,老师仍会秀出课前准备的要点整理投影片,让学生再把上面的内容复述一遍。这样的作法充分显现老师的”不放心”,也就是认为「不是老师亲口说出的,学生就没办法学好。」
当今的课堂教学讲究学生中心、以生为本,因此会有大量的学生动手实作、回答问题、互动研讨等活动,教师必须深刻思考课堂上每一个活动的内涵,厘清学生反馈背后所体现的学情,才不会被眼前表象所”欺瞒”,使课前设定的教学思路被误导,达不到预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