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一个复读的同学从知乎上找到我,想让我帮他辅导影评,当然我们肯定会对陌生人不放心,于是我们约定他写一篇影评我来帮他指正。其实,他的底子是不错的,对于影像也有自己的理解,想着借助我俩的这次交流,来写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一部电影到底需要理解到什么程度,才能够写好影评。
他挑选了《暴裂无声》这部电影,下面先上一下他的理解:
断章叙事、声音折射、城乡焦虑 影片《暴烈无声》以失子和失女为两条并行线索,通过断章的叙事,和声音的折射来完成城乡间不同焦虑的具化。断章叙事即多线索并行 导演采取对两条主线同等的处理,碎片化的推动故事前进,而在整部在影片中,导演放大着声音的作用,用声音达成镜外之意,以声音折射深层含义,用不同的声源达成话语权的博弈。导演以断章叙事和声音折射来反映城乡断层间的焦虑,人物身份认同的焦虑。影片《暴烈无声》以无声写有声,完成古老乡村与新兴城市的交织与斗争。
影片的核心是断章式叙事,即独立成段,每个片段都自成一体。 导演用断章叙事安置两条主线,即寻子和寻女,使其并行而不冲突,同时导演也用断章叙事破碎单线叙事的结构,使其在对比中更具戏剧张力。在寻子的线索中,导演多用全景,大全景给到父亲和儿子,在儿子丢失的前奏,导演用大全景拍摄儿子背面,虚化背景,即是儿子个体孤独的表现,又贴合其乡村开阔的背景,同暗示其无依无靠的本质。而在寻女线索中,导演给到的镜头多为中近景,特写,多次特写羊肉,羊肉等,既是用镜头外化寻女过程中的焦虑,也是表达着导演情绪,即对城市建设中的血腥暴力,充满担心。两条线索因为断章隔离开,互不冲突。同时又因为断开的叙事,造成相互对比。
导演在镜头之外,通过影片的声音完成投影。即该片的声音承担着叙事之外的,情绪和象征功能。导演通过部署失语者和话语者,达成其关于话语权的表达。导演对声音的重视,即用声音投影,一定程度上是其对话语权逐渐转移的失落。失语者的身份归属于影评主角,其设置是“只能听不能说。”本质上代表的是落寞的乡村,在影片前期,导演在对他的投影中,运用羊群vs矿车的轰鸣声,羊群声渐渐退去表达其话语权的失去,也借这个角色表达着乡村被城市吞没的过程。而在话语者的设立中,导演借助电视完成公权的投影,电视中说出的话即代表着官方看法,即城市与农村共生的态度,又在事后借助钢筋棍打架声,表达私方因利益对乡村的看法。导演借助声音投影着整个乡村的命运,也放大着城市私欲与公权矛盾的现状
以上是他对《暴裂无声》这部电影的理解,然后放一下我的更正:
首先,断章叙事不对,我不知道你这个概念是哪里来的,可以说是平行叙事。第二,失子和失女不是两条并行线索,这部电影是三条线平行叙事,第一是张找儿子,第二是昌要律师的证据,第三是律师失女。然后关于城乡这个话题,更确切的说应该是阶层,导演想要通过三个人表达三个阶层,像食物链一样。人物身份认同这一点我没有在影片中看到。镜头需要,开头结尾多用大全景没错,但是不是为了表达孤独,这不是一部表达孤独的电影,儿子也并不是无依无靠。关于羊的隐喻,其实很容易看明白,羊指代的是张这个阶层,而他的失语也可以看做整个阶层失去话语权,这一点你写的很对,但并不只是指代城乡,更多的是阶层,因为有律师这样一个角色的存在,如果说昌是老虎,律师是老虎身边的狐狸,而张就是羊。你看跟着昌出现得场面基本上都是切好的羊肉卷或者是正在切,说明他是整个食物链的顶端。其实这部电影真正出彩的地方在于最后的超现实主义——山的崩塌,所有前面缓慢和冗长的叙事和镜头都是在为最后的崩塌做铺垫,一个现实意义上的平民英雄(救了律师的女儿)或者说真正的男人在现实面前崩塌了。整部电影有很多细节上的隐喻,包括儿子垒的石头坍塌,张看到死去的鸟,还有奥特曼面具。所以,可以再看一遍这个电影,关于它的超现实主义可以拿贾樟柯的《三峡好人》做对比。
——分割线——
其实每个电影都值得反复观看,《爆裂无声》这部电影我看了两遍,拉片一遍,所以理解的可能要深刻一些。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告诉学编导的学生,一部电影需要理解到这个程度才可能写出好的影评,有时候看电影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阅片量这个东西大可等到上大学之后再去培养。虽然以上的这位同学有很多地方没有理解到位,但是他至少能感知到电影中哪些是有用的信息,其实要达到这一部是需要好的教学,很多机构里的学生现在每天上课都生活在学文常的日子里,我想如果我当年也每天都被灌输文常的知识,恐怕会疯。文常要背,所有的基础知识要学,但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越过艺术和生活的那道鸿沟,只有越过去,才有可能在电影当中发现真正属于艺术的大陆,否则你们看的顶多叫做讲故事的视频而已。
——后记——
后来这位学生问我关于姜武扮演的昌万年在捐赠小学的时候吃西红柿怎么解释。我说,“即便昌万年处于食物链的顶端,但他并不是完全的冷酷无情,吃素和捐赠联系在一起,说明他在某些方面是向善的,而这更是现实主义电影的表现,人性永远是善恶交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