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丁卯岁会 丁酉岁
上阳明金,中少角木运,下少阴火。清化热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戊辰 戊戌岁
上太阳水,中太徵火运,下太阴土。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所谓药食宜也。
己巳 己亥岁
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所谓正化日也。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解读)
“丁卯岁会 丁酉岁”丁卯年(为岁会)、丁酉年
“上阳明金,中少角木运,下少阴火。清化热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上为阳明燥金司天,中为少角木运不及,下为少阴君火在泉。木运不及,则可出现清化的胜气与热化的复气,卯年与酉年相同,凡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邪化日。
“灾三宫,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灾变发生在东方三宫。司天之气数为燥化九,中运之气数为风化三,在泉之气数为热化七,若不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正化日。
“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其气化致病时,司天燥化所致宜用苦小温,中运风化所致宜用辛和,在泉热化所致宜用咸寒,这就是所谓适宜的药食性味。
“戊辰 戊戌岁”戊辰年、戊戌年
“上太阳水,中太徵火运,下太阴土。寒化六,热化七,湿化五,所谓正化日也。”上为太阳寒水司天,中为太徵火运太过,下为太阴湿土在泉。司天之气数为寒化六,中运之气数为热化七,在泉之气数为湿化五,凡不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正化日。
“其化上苦温,中甘和,下甘温,所谓药食宜也。”其气化致病时,司天寒化所致宜用苦温,中运热化所致宜用甘和,在泉湿化所致宜用甘温,这就是所谓适宜的药食性味。
“己巳 己亥岁”己巳年、己亥年
“上厥阴木,中少宫土运,下少阳相火。风化清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上为厥阴风木司天,中为少宫土运不及,下为少阳相火在泉。土运不及,则可出现风化的胜气与清化的复气,巳年与亥年相同,凡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邪化日。
“灾五宫。风化三,湿化五,火化七,所谓正化日也。”灾变发生在中央五宫。司天之气数为风化三,中运之气数为湿化五,在泉之气数为火化七,若不出现胜气复气的,就是所谓正化日。
“其化上辛凉,中甘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其气化致病时,司天风化所致宜用辛凉,中运湿化所致宜用甘和,在泉火化所致宜用咸寒,这就是所谓适宜的药食性味。
今天学习了五运气行主岁之纪。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