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清醒地认识到这么一件事:我就算在苏州有了房,落了户,再过多年我也不会是苏州Yin,我不会刻意去学习苏州话,把自己装扮得像极了苏州人的“苏北佬”。年轻时我还会争辩“我们是苏中的”,后来才知道其实从来都只有江北、江南这两种区分罢了。
我生长在黄桥,一个至今还能保留传统的苏北古镇。童年曾在农村读了两年书,二年级后托三大大的福去了街上。然而就是这自行车也只要10分钟的距离,让我从小学二年级就见识了什么是歧视……我的数学班级第一,我总分比他们都高,因为我是农村来的借读生,我拿不到奖状,我记得最后是我的老师送了我一本本子作为鼓励。短短几公里的距离,也让我的口音区别于我的父母、妻子、兄长……
如今,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因为才2岁半,便一直由父母在老家带着,每个月回去看他,渐渐发现到一个问题,孩子的口音与村里人一样,很浓的卷舌音,不像我都是平舌音。我这才意识到孩子的口音也与我不一样了,同样一个“子”字,区别的已不再是“zhi”与“zi”的读音。这么多年,“街上人”一样读着他们的“zi”,而几公里外的农村依旧延续着他们的“zhi”,几十年来,谁也未能征服谁……
我深爱这座吴越古城,可我不会刻意学习“苏州闲话”,也不会要求我的孩子刻意学会“zi”的发音,或要求他学会苏州吴语。身在异乡住,是为异乡人,或为生活苟且的无奈,或是留恋姑苏城外的水榭楼台,或是倾慕江南女子的吴侬软语,或是驻足于山塘夜色聆听那评弹人生。可我终究来自黄桥,我的家乡有她自己的美丽与底蕴,她同样有着千年文化,同样有着每次回去都一定会徘徊其间的明宋古街,她也有她自己的语言。城市化不断侵蚀的今天,能够保存下来的本已不多,我只希望我能把她的传统,她的语言传承给我的孩子,恪守对传统,对家乡的最后一点执念。
反倒是这么多年在苏州的生活,我却发现苏州人好像已经不再过“中元节”了,很难很难在街角看到有人在烧纸钱的了,也不知这又意味着什么……
我信仰传承,我也尊重变化。我爱黄桥,我也爱苏州。我无所谓你们如何划分我的出生地,我无所谓你们歧视我是“苏北佬”,身在其中的我,也不会变成你们“苏南人”。我们有我们的文化与传统,我们珍惜她,并恪守她,文化总需要有人坚守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