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三[主题]:(学习)重复的力量
[片段来源]:拆解片段来自《知道做到》P.23-25
[拆书家]:Julia Wang
【R:阅读原文】合理运用重复的力量“你说人们之所以没有学以致用,主要有 3个原因,还说克服这 3 个原因的 关键就是重复。”作家说,“能跟我多谈谈这个话题吗?”“重复、重复、重复!”企业家纠正道,“这里的重复实际上是指间隔性重复。”“间隔性重复?”作家迷惑地大声问。“是的,”菲尔说,“间隔性重复是一种学习技巧,在使用这种技巧时,你不止在一种场合接触某一信息。你会隔段时间就重复接触到这条信息,直到它最终 沉淀下来。”“还有呢?”作家说,“有人把这种间隔性重复成为行为条件学习或内部强化。我的好朋友约翰·海盖称其为‘持久变化之母’。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仅仅一句话很难让一个人产生持久变化。它必须不断地被重复,不是不间断地反复,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之后再重复。”“广告商们一直都在这样做,”菲尔接着说,“他们把这种重复成为‘印象’。他们发现,在让客户了解自己的产品并说服他们采取行动之前, 你一定要让他们多次接触到你的产品或服务。”作家一边沉思,一边眺望山谷上空翱翔的雄鹰。“所以说,一个懂得重复的力量的人会拥有决定性的优势。”他说。“毫无疑问,”莫雷回答,“你很难通过一次谈话就改变一个人的信念,让一 位选民去投票站,或者说服一个人去进行慈善捐款。我们没有办法只凭一句话就 让人们看到,感觉到,或是去做某件事。如果想要让某条信息产生预期的结果, 你必须学会间隔性地重复它。”
【I :用自己的语言重述信息】(what)这里提到学以致用的关键就是重复学习,而且是间隔性的重复学习,它能帮助我们把信息(知识点)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发生期待的改变。用中国的一句成语总结,就是“温故知新”。;(why)我们都晓得知道与做到之间有很大距离,正如拆页中所说,人无法靠仅仅接触到的一句话就发生持久的改变。但是重复地学习却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它的力量来自于哪里呢?在不同的场合或者时刻接触到同一句话,它能加深我们的印象,弥补时间造成的遗忘,而且还会带给我们新的看见,感受和思考。这种新的看见和思考会激活并融入我们之前的理解和体会,强化并且丰富我们已经形成的认知,进而推动和巩固行为上的改变。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知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成为老师了。因此,它的力量是强大的。这与不间断的反复是不同的,后者只能在某段时间内强化某种记忆或动作,超过一定限度反而会造成学习的疲劳。;
(how)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制定一个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计划:1;选择一个知识点,设定某个时间间隔或者关联的场景。2.;;每当到了这个时间点或者场景,把要学习的知识点找出来,重新理解与体会,包括应用时出现的问题和反思,并做好记录。3.;;一直坚持这个计划,直到这个知识点在自己的意识中沉淀下来,可以熟练运用。;(适用边界)该方法适合于知识和理念性的学习,不太适合完全凭身体或感觉一类的学习,比如学骑车,学弹钢琴。
A1:这几个月在用流利说app学习英语,总是在不停地学习新课,很少会去复习已学过的课程。前几天终于学完一个Level中4个单元所有的课程,但是如果想要参加Level测试,必须所有的课都达到3星的标准(我大部分的课都只有2星),所以只好重学这些课。学的时候发现,大部分的内容都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就和学新课一样,学起来依然有些吃力,有的课程要学习好几遍才能达到3星的标准,才能有较好的掌握度。那时才明白,为什么参加Level测试需要设置这个门槛。因为学一个新课,如果只学一遍的话,通常是很难达到3星的标准的,所以需要重复去学,其实只有多重复才能真正让自己能习惯英语的思维、英语的发音,最终做到脱口而出。这也是自己学习英语的最终目标。
A2:针对流利说app的英语学习,下周一开始执行:
1.每次学习新课之前,至少复习两节课
2.如果复习时,发现某节课仍然很难,做好记录。周末将标记的课程再学习一遍
3.制作一张学习记录表,记录每节课学习的次数和时间,每节课至少学习3次,并且两次学习间隔不超过两周